【病史临床】
患者,男性,34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平素体健,无左肾区疼痛,无肉眼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病史。
【影像图片】
CT平扫图像:
CT增强图像
CT图像特点: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下降明显,病灶中心有始终未强化区域,考虑为坏死,符合肾癌的特点。
结果:手术:行左肾癌根治术。病理所见:左肾部分肿瘤组织突破纤维包膜,呈巢状、腺管状排列,间质少,含丰富的血管,肿瘤细胞胞浆透明,具有不规则小核及核仁,核分裂不明显。意见为高分化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胞膜显示EMA( ),Vimentin( ),部分CK8( ),CD34显示间质含丰富薄壁血管,CEA(-),HMB-45(-),CK(-),CKT(-),CK20(-),AACT(-),S-100(-),Actin(-)。
点评:肾实质癌是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腺癌,85%为透明细胞癌,还有一部分为颗粒细胞癌及混合细胞癌。癌中常有出血、坏死、囊变和钙化。生于肾实质内,长大后浸润、压迫、破坏肾盂肾盏,向肾包膜外发展,形成血管瘤栓或转移到淋巴结及其他脏器。
需要与乏脂性AML区别,二者在双期扫描上影像表现无明显差异,但是AML常为劈裂征及杯口征阳性,而本例均呈阴性,故支持肾癌诊断.
附:劈裂征及杯口征:相当部分的AML与肾实质交界处显示平直,与肿瘤相邻的肾外缘处向上隆起。笔者将这两种表现称为“劈裂征”与“杯口征”。病理显示,杯口征是肿瘤边缘的肾实质向上杯样翘起形成的,可能与肿瘤的良性缓慢生长对相邻肾实质的挤压有关,而肾癌呈浸润性生长,相邻肾实质组织被侵蚀破坏,不易形成隆起。劈裂征的出现也可能与肿瘤的生长方式相关,良性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能力低,所以会向被膜下、肾小叶间等相对阻力低的方向生长,肿瘤与相邻肾脏交界显得平直,在断面影像上呈“劈裂”状;而恶性肿瘤因其具有浸润性,所受周围组织的阻力会相对平均,向各方向的浸润性生长程度相似,因此多显示为类圆形的边界。
各型肾癌的CT特点
⑴透明细胞癌在CT上通常表现为大肿块,多以软组织密度为主。Fujimoto等研究结果显示透明细胞癌多有小泡状结构(alveolar architecture),因而增强扫描的皮髓期一般呈显著强化,不太复杂的囊变是透明细胞癌一个很好的特点,这些囊可能是来自于被肿瘤阻塞以后扩大的肾收集管。
⑵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比透明细胞癌低,且较其血供少,故CT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或较均匀轻中度强化。Jinzaki及Kim等报道,透明细胞癌在增强扫描的皮髓期CT值一般升至100Hu以上,而乳头状肾细胞癌在增强扫描的皮髓期强化程度较低,CT 值在100 Hu以下。Herts等也认为高强化率的肾肿瘤可基本排除乳头状肾细胞癌。
⑶嫌色细胞癌不多见,由于其组织密度比较均匀,因而Kim认为若肿瘤直径大于7cm,密度均匀一致,呈轻度强化,并有钙化,强烈提示嫌色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很少出现坏死、液化及囊性变。
⑷集合管癌较为少见,国内文献报道很少,其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因浸润部位不同而不同,可有坏死、囊性变,侵及肾包膜及肾静脉癌栓的相应CT表现。
肾癌的其他征象
肾癌具有广泛转移的特点,约10%的病人首先出现的症状是由转移灶引起。转移可发生于局部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本组共有5例有不同程度的转移征象,突破肾脂肪囊,累及腰大肌,伴有下腔静脉、门静脉癌栓形成。王晋祖等认为,由于肾周间隙的淋巴网与后腹膜腔、盆腔和胸腔淋巴道互相连结,而肾周筋膜为复层结构,与肾旁前后间隙和腹腔亦有潜在通道。另外,淋巴管与静脉间有通道,可经淋巴及血路转移。微小的浸润生长为主的肾癌在突破肾包膜后早期远处转移;而巨块型肾癌以膨胀生长为主,包膜完整而少发生或不发生转移,当侵及肾静脉形成癌栓进入下腔静脉后可引起血行转移,至肺、椎体骨骼等。因此,肾癌如已累及肾周间隙时,可见到多发结节影,需仔细观察有无胸腹及盆腔、肺、骨骼等远处转移灶,这对确诊肾癌及对肾癌的分期均有临床重要意义。另外,5%~10%的肾癌含有钙,CT可以清晰的显示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