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右侧腮腺肌上皮癌1例CT影像表现

13 10 月

【病情】

患者,男,69岁。因“右侧腮腺包块10年余入院”,近来,包块逐渐增大,发痒,触之易出血。

【图像】

CT平扫

【病例】右侧腮腺肌上皮癌1例CT影像表现

CT增强

【病例】右侧腮腺肌上皮癌1例CT影像表现

小编留言:每天的病例都需要您的思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多交流交流!病理结果就在下边,但请记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病例讲堂】分割线♀———

【影像表现】

CT示:

右侧颜面部腮腺上方,咬肌外侧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不清,大小约8.6cm×3.1cm×6.6cm,病灶与同侧腮腺、咬肌分界不清,病灶下界达第3颈椎下缘平面;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免疫组化及病理】

免疫组化:P63( )、SMA(-)、GFAP(-)、CK( )、Ki-67阳性细胞约50%。

【病例】右侧腮腺肌上皮癌1例CT影像表现

【最后诊断】

(右侧腮腺)肌上皮癌。

【鉴别诊断】

(1)粘液表皮样癌:CT呈低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明显强化,与周围组织黏连,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2)腺样囊性癌:好发于35——45岁中年人,CT密度不均匀,可有囊变,囊壁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明显强化。

(3)腺泡细胞癌:肿瘤边缘不规则,部分可为多发结节,MRI呈长T1长T2信号,明显强化。

【讨论】

概述

肌上皮癌是一种罕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于1943年首先由Shelchon报告并命名,其发病率占腮腺肿瘤的0.43%,病理特征表现为肌上皮分化,这种肌上皮细胞具有双向分化潜能,主要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构成。好发于中年人群,男性略高发,腮腺为主要部位,并且为高度恶性。局部广泛生长,浸润周围正常组织是常见的表现。

组织来源

目前认为肌上皮癌的组织来源有两种可能:肌上皮细胞或导管具有潜在多向分化能力的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存在于人体腺体的分泌部和导管,如大小涎腺、汗腺、乳腺、前庭大腺、前列腺、泪腺和胰腺等,组织来源于外胚层,具有上皮特性。涎腺肌上皮癌除原发外,亦可由良性肌上皮瘤恶变而来。

CT表现

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在于肿块的边缘、密度及邻近组织情况。良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部分可出现囊性变;恶性肿瘤多为边界不清、密度欠均匀,且并有邻近组织的浸润或破坏及淋巴转移。肌上皮癌的CT表现为呈浸润性生长的肿块,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其内也易出现囊变坏,增强肿块多呈中等度不均匀强化。肿瘤浸润周围正常组织是鉴别良恶性肌上皮瘤最重要的组织学特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