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与鉴别诊断
1、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系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与胆囊炎及胆结石有关。因肿瘤为浸润性生长,胆囊壁多增厚,坚硬。肿瘤生长迅速,较早发生转移。浸润型胆囊癌表现为胆囊壁不规则局限或弥漫性增厚,病变侵犯临近胃壁及肝组织,于肝门区及腹膜后可见肿大淋巴结影。当肿瘤侵犯胆管系统时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
2、慢性胆囊炎 CT上多表现为胆囊壁均匀增厚、钙化,当胆囊壁水肿或周围囊肿形成时,可见胆囊周围晕圈征。
3、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CT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多不均匀,常伴发胆结石,浸润到周围脏器时,与临近脏器分界不清。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在临床及CT上鉴别均有困难。
讨论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和慢性感染有关。
好发于60~70岁女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与恶性肿瘤相似。患者常常有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和体征:右上腹痛、呕吐、白细胞升高和Murphy征阳性等。约半数患者体检于右上腹可及明显肿块,有触痛。32%的患者有并发症:穿孔、脓肿形成、皮肤或十二指肠漏、侵犯肝脏、结肠或临近组织等。
虽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是胆汁渗入胆囊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肉眼观表现为边界不清、黄色肿块侵及胆囊壁,组织学上由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多核白细胞、纤维母细胞和异体巨细胞构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可以是结节状,也可以是脂肪界面消失。
超声检查,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表现为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出现低回声条带或代表脓肿灶的结节,其他表现有黏膜线中断、胆囊周围积液、胆囊石和肝内胆管扩张等。
CT可以有效显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对临近器官的侵犯、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虽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一种良性的炎性过程,但可与胆囊癌、胆管癌并存,此外,与胆囊癌的影像学表现类似也使二者在术前鉴别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