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
女性,21岁。头晕1月余。
A
B
C
D
E
F
【影像学检查】
A〜F.CT增强扫描双侧侧脑室于透明隔区见一较大软组织肿块,以右侧为主,密度不均匀,其中囊变、坏死明显,肿瘤起源于透明隔,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双侧侧脑室扩大
【最后诊断】
双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术后病理)。
【诊断要点】
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是一种少见的脑肿瘤,发病年龄为4〜67岁,20〜40岁最常见。 性别差异不明显。最常见于侧脑室和/或第三脑室,靠近Monro孔处,多为局限性,个别肿瘤可侵及第四脑室或脑实质,以广基与侧脑室透明隔相连,伴梗阻性脑积水。
1.临床表现:头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
2.CT表现:
1)CT典型表现为以广基与侧脑室透明隔相连的肿物。常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清晰的肿块。
2)平扫其密度可为均质性或混合性密度。瘤体内常有散在钙化灶或低密度囊变区。一侧或双侧脑室扩张,尤以肿瘤位居的侧脑室扩张更明显。
3)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均匀性轻度或中度强化。部分学者认为肿瘤边缘呈绳索状改变是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一个较为特征的影像学表现。
3.MRI表现:
1)表现为侧脑室内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广基与侧脑室透明隔相连。
2)肿瘤信号多为稍长T1或等T1及稍长T2信号,其内部可见蛇样血管流空影;双侧脑室不对称扩大,脑室旁水肿不明显。
3)增强扫描肿瘤的信号强度呈均匀性或不均匀性中等强化。
【分析思路】
诊断依据:
1.患者为女性,21岁。头晕1月余。该病发病年龄以20〜40岁最常见。
2.该病例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内较大软组织肿块,以右侧为主,密度不均匀,其中囊变、坏死明显,肿
瘤起源于透明隔。
3.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其CT表现和发病部位相对典型。能够考虑到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可能。
鉴别诊断:
1.室管膜瘤:好发于1〜5岁的儿童或35岁左右的成人,肿瘤多位于幕下第四脑室内。可出现囊变、坏死,强化较明显。而发生于侧脑室的室管膜瘤与本例CT表现相似,鉴别有一定困难。
2.脑膜瘤:位于脑室内者,90%以上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CT常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晰的肿块,增强扫描强化明显而均匀。通常鉴别不难。
3.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发生在儿童,多发于侧脑室的体部和侧角,软组织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呈颗粒状,悬浮于脑室的脑脊液中,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因其分泌脑脊液,故脑积水程度较重, 有助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