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因
下腹不适2月,无其他伴随症状。
既往
子宫切除术后3年。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记物: CEA、AFP、CA125、CA153、CA199均为(-)。
两期CT值约39-75HU,38-98HU。
图1 动脉期
图2 实质期
图3 动脉期
图4 实质期
图5 动脉期
图6 实质期
MR检查
图7 T2WI矢状位
图8 T2WI冠状位
图9 T1WI
图10 T2WI抑脂
图11T2WI
图12 DWI
A. 附件来源
B. 其他脏器来源
C. 盆腔内非脏器来源
答案:A
肿瘤来自左侧附件区,增强CT可见肿瘤由左侧卵巢动脉供血。
2. 本病影像学表现是?
A. 多结节融合明显分叶状
B. 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C. DWI上为明显高信号
D. 中度强化
答案:ABCD
上述均为本病的影像表现,最有特征的是病变呈多结节融合、明显分叶状,其次是DWI上为明显高信号,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3.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 浆液性乳头状癌
B. 性索间质肿瘤
C. 淋巴瘤
D. 转移瘤
E. 生殖来源肿瘤
答案:C
卵巢恶性肿瘤大多数为囊实性肿块,淋巴瘤可表现为多结节融合分叶状,密度或信号相对均匀,轻中度强化及DWI上为明显高信号,提示卵巢淋巴瘤的可能性。
(左附件)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细胞来源,高度侵袭性,侵犯输卵管浆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Ki67(95% )
CD10( )
Muml( )
BCL-2(-)
BCL-6( )
CK1/3(-)
cyclinD1(-)
CD3(示反应性T细胞)
CD20( )
CD3(反应性细胞 )
C-myc( )
术后化疗前PET/CT提示腹腔肠管表面、肾脏表面多发浓聚灶,最后诊断为继发性卵巢淋巴瘤。
不到1%淋巴瘤的首发症状是卵巢增大。恶性淋巴瘤累及卵巢包括以下3种情况:①原发于卵巢的淋巴瘤;②作为隐匿性淋巴结疾病的最初表现;③作为广泛播散性系统(全身)淋巴瘤的一种表现。
发病年龄较广,半数以上为30-40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其次是尿失禁、恶心、呕吐、闭经、腹腔积液、不规则阴道出血等,晚期常有消瘦和体重减轻。原发卵巢淋巴瘤常累及双侧,预后好;继发卵巢淋巴瘤通常累及单侧,预后差。
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融合肿块,没有明显出血、坏死及钙化,边界较清晰。CT表现为相对均匀密度的类圆形肿块;MRI T1WI上为相对均匀等、稍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DWI上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多不合并腹水。
卵巢淋巴瘤罕见,要区分原发还是继发卵巢的淋巴瘤,二者在预后上有差异。
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分叶状融合肿块及DWI上明显高信号可能对诊断有提示意义。
诊断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和联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