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胸痛。
判断正误
问题1.心脏肥大。
A.正确
B.错误
2.基底部为主纤维化。
A.正确
B.错误
3.肺血管凸出。
A.正确
B.错误
4.气道异常。
A.正确
B.错误
5.骨骼异常。
A.正确
B.错误
上图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6.请选择正确诊断:
A. 镰状细胞病
B. 慢性肾功能衰竭
C. 骨髓纤维化
D. 重金属中毒
E. 淀粉样变性
【答案】1.A 2.B 3.A 4.B 5.A 6.A
【影像学表现】心脏肥大。中心血管凸出。左肱骨头硬化改变符合骨坏死。胸椎多发椎体呈H型。以基底部为主肺马赛克灌注。脾脏小,呈高密度。
【鉴别诊断】
- 镰状细胞病
- 地中海贫血
- 镰状细胞遗传性状
- 镰状细胞血红蛋白C
【诊断】镰状细胞病的慢性后遗症
Chronic sequelae ofsickle cell disease
【讨论】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红蛋白(Hb)病。因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构成镰状血红蛋白(HbS),取代了正常Hb(HbA)。临床表现为慢性溶血性贫血、易感染和再发性疼痛危象以致慢性局部缺血导致器官组织损害。
【影像学综述】
- 放射学检查可发现急性胸部综合征, 正、侧位胸片50%正常。肺段或亚段常见不透亮区,反映潜在的肺炎、肺不张和/或心肌梗死。这些表现在较低肺叶更显著。其它表现包括胸腔积液及椎旁肿块(髓外造血)。心脏肥大常见,可能是继发于严重贫血导致的高输出量心力衰竭。
- 胸部CT表现与平片相似,此外可见马赛克灌注,可能是继发性微血管闭塞区的血流重分布。有时可见毛玻璃密度影,除了常见的感染和水肿,适当情况下可考虑出血性肺梗死。增强CT肺动脉树的充盈缺损为血栓,虽然通常是在微血管水平堵塞。慢性表现继发于急性胸部综合征,包括实质带、间隔增厚、结构紊乱、支气管扩张和周边楔形不透亮区。
- 在骨病理影像学方面,X线片通常已足够。X线平片上,骨梗死以长骨最常见。在急性期,X线平片通常是正常的,但罕见情况下可出现骨膜反应。局灶性梗死的特点是局灶性、匐行性钙化,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可见。弥漫性骨梗死的特点是片状的、弥漫性硬化,为慢性病变的特征。在手和脚的管状骨,急性和亚急性骨梗死的特征为骨膜反应,在慢性期表现为斑片状硬化。
- 缺血性坏死最常累及依次为股骨头、肱骨头、椎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X线检查发现包括承重部分(前上)密度增加。随着病变进展,可见与皮层平行的软骨下透亮区,最终股骨头扁平,内为囊变硬化混合性改变。同样改变可位于肱骨头,易出现于上内侧。椎体缺血性坏死的特点是早期终板下硬化,最终中央终板塌陷,导致典型的”H型”椎体。
- 骨髓炎影像学表现包括骨膜反应,邻近的脂肪层消失/模糊和穿透性的骨改变。
- X片通常是足够的,MRI可用于显示骨梗死、缺血性坏死及骨髓炎。急性骨梗死可见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符合水肿。T1WI增强呈细线样强化。慢性骨梗死包括低和高双信号,T1匐行性低信号代表红骨髓,和匐行性T2高信号代表骨髓。
- 缺血性坏死在急性期显示T1WI低信号和T2WI高信号,符合水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晚期表现为负重区在T1低信号,坏死周围区域T2WI可见匐行性双信号的边。其他表现包括软骨下骨折和股骨头扁平。
- 如果骨髓炎在X线表现模棱两可,MRI表现包括T1低信号、STIR /液体敏感序列呈高信号、周围软组织水肿则符合蜂窝织炎或脓肿。增强后T1WI显示厚的不规则边缘增强和邻近骨髓水肿组织增强。
- 其它MRI表现包括骨髓增生,呈特征性的较低的T1和T2信号,符合红骨髓替代黄骨髓。此外可见一种罕见的疾病称为肌坏死,其特征是液体敏感序列肌肉、筋膜、软组织呈高信号。
- 最后,核素扫描可用于镰状细胞病患者的评估,表现为显著的造血骨髓膨胀,在急性梗死区核素摄取增高。
- 影像检查的建议,应首先用平片评估胸部及有症状的骨骼,胸部CT排除较大肺栓塞,MRI来更好地描述骨梗死,无菌性坏死或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