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分型及判断标准

15 8 月

Mori 颅内动脉狭窄分型: A型,狭窄长度< 5mm,狭窄为同心管状或者轻度不同心型,并未完全闭塞; B 型,病变长度为5 ~ 10mm,或不规则形或3 个月完全闭塞; C 型,病变长度> 10mm,或成角> 90°,且完全闭塞时间> 3 个月。A、B 和C 型颅内动脉狭窄临床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2%、86%和33%,术后1 年再狭窄率分别为0、33%和100. 0%。

有学者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为3 型: I 型,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II 型,狭窄血管引起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由于得到代偿并不出现相应临床表现; III 型,混合型或者复杂型狭窄。

天坛医院提出了LMA 分型,其中L 分为: 非分叉处病变( N) 、分叉前病变( A) 、分叉后病变( B) 、跨分叉病变,边支无狭窄( C) 、跨分叉病变,边支有狭窄( D) 、边支开口狭窄( F) 及分叉前狭窄合并边支狭窄( F) 。M 分为: A,狭窄长度< 5mm,狭窄为同心管状光滑狭窄; B,狭窄长度为5 10mm,且成角< 45°; C,狭窄长度>10mm,或成角> 90°。根据北美有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 NASECT) 测量标准进行判定: 狭窄度= ( D - d) /D ×100% ( D 表示原管腔直径,d 表示管腔闭塞后剩余直径) ,在评价血管狭窄程度时可划分成5 个等级: ( 1) 无狭窄;( 2) 轻度狭窄( 狭窄率≤29%) ; ( 3) 中度狭窄( 狭窄率为30% ~ 69%) ; ( 4) 重度狭窄( 狭窄率为70% ~ 99%) ; ( 5)闭塞( 狭窄率为100%) ; ( 6) 发育不良( 管腔一致变细且≤正常侧1 /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