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腺内分泌肿瘤即胰岛细胞瘤,以胰岛素瘤最常见,其次为胃泌素瘤,病变大小多1〜2cm,CT 平扫呈等低密度,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因其具有内分泌性,故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胰岛素瘤有低血糖,胃泌素瘤有胰性腹泻等。本例影像表现及临床均与本病符合,故首先考虑。
2.胰腺类癌肿瘤体积比胰腺内分泌肿瘤稍大,边界清楚,血供丰富,强化明显。临床上有类癌综合征表现,本例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与之相符。
3.神经鞘瘤罕见。好发于胰头、胰体,多为囊实性不均性病变,部分可为实性病变。增强后呈轻度或中度不均性强化。临床上无神经内分泌症状。
4.胰头癌胰头癌为少血供肿瘤,因侵袭生长常伴胰管或胆管系统扩张。增强扫描呈相对低密度,境界多不清晰。本例表现与之不符。
5.胰头结核罕见,多表现为胰头肿大,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可见及边缘性轻度强化及中心低密度无强化区。
影像诊断:胰头占位,考虑胰岛细胞瘤可能,胰腺类癌不除外。
胰腺类癌CT平扫多为低密度,可伴钙化,但其境界多较清晰,较少引起胆道或胰管扩张,对周围血管累及也较少。增强后依瘤内坏死的多少而表现多样,但其特点为动脉期表现为高于胰腺组织的显著强化,肿瘤较小时可为均匀性强化,肿瘤较大时可为环样强化或不均性的明显强化。直径4cm以上的胰腺类癌,中心多为无或轻度强化的变性、坏死区。增强静脉期肿瘤强化程度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仿,延迟期强化程度则要高于胰腺组织。类癌虽为低度恶性,但可发生肝转移,累及周围淋巴结。此点也与胰岛细胞瘤相似。因此,在影像学上,两者的鉴别常较困难,本例即是如此。
本例给我们的提示是:临床工作中遇到胰头强化明显的小肿瘤时,除考虑胰腺内分泌肿瘤外,尚应想到胰腺类癌的可能,同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