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黏液性嚢腺瘤属交界性肿瘤,有低度恶性和侵袭性,肿瘤多位于胰尾部。典型表现:肿瘤由数目较少或单个较大的囊组成,囊壁可见壳样钙化,增强后可有间隔强化。本病例胰尾部占位类似黏液性囊腺瘤典型表现。但整个病变沿全程胰管生长,与黏液性囊腺瘤典型表现不符。关键的是黏液性囊腺瘤一般不引起胰管的扩张,而本例胰管全程极度扩张伴管内不均性囊性低密度。故此病可排除。
2.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好发于老年人,可分为良性、恶性或低度恶性。因瘤内充满黏液而呈囊性低密度改变。分支型者因较局限其影像学表现与囊腺瘤可相似,但因肿瘤分泌黏液极易阻塞胰管致其扩张,此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特征表现,有时也可伴有胆道系统的扩张。本例较符合上述表现。
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典型影像表现为胰实质呈弥漫性肿大,可见“鞘膜征”,胰实质延迟强化等。可伴有主胰管或胆管的低位梗阻征象。上述特点与本例不符。
4.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表现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混合性肿块,病灶较局限,多发生于胰尾,但也可发生于胰腺任何部位。临床上无特异性症状,肿瘤发现时往往很大。但该病好发于青年女性,无论肿瘤发生于胰腺什么部位,都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扩张。此两点不支持本病例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
影像诊断: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病理诊断:大体病理,肿块囊性,呈分房状,充满黏液,内见分支状乳头状结节突起。病理诊断为(胰腺体尾部)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不仅要对IPMN作出正确诊断,还应该预测或判别其有无恶变。关于良、恶性IPMN鉴别,国外有较多文献报道。主胰管型IPMN主胰管扩张直径>10mm,分支胰管型 IPMN病变直径>4cm伴有不规则分隔,或上述两型出现直径>10mm的壁结节,就可提示恶变。即胰管扩张程度、分隔、壁结节等是本病影像征象观察和鉴别分析时的关键点。结合本例,主胰管明显扩张>10mm、有粗细不均分隔及小壁结节,术前本应该可以直接提示恶性可能,即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癌。
很好的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