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17 7 月
临床资料
男,74岁,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间断口服“利血平片”,血压控制未监测。2年来患者自诉左侧坐骨神经痛,跛行。5月前行左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否认糖尿病、肺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史。有抽烟史40年,有少量饮酒。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病例】胰岛细胞瘤1例MR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
平扫胰腺尾部似可见局限性小结节隆起,增强扫描动脉早起可见结节状明显强化,考虑胰岛细胞瘤。

结果:胰岛细胞瘤
讨论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本例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影像学表现都比较典型:有低血糖病史;影像表现典型,胰尾部实性肿块,动脉早期明显强化。所以,我们诊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分为胰岛素生成型和非胰岛素生成型。胰岛素生成型即胰岛素瘤为最常见的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约占胰岛细胞的60%。由于临床较早出现内分泌症状,肿瘤瘤体常较小,90%胰岛素瘤<2cm。

CT平扫肿瘤的密度与正常胰腺实质相似,难以检出。

CT增强时肿瘤强化的时间相当短暂。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约占胰腺内分泌肿瘤的15%。由于无临床症状或无典型内分泌症状,肿瘤瘤体常较大,多在5cm左右,通常有囊变及中心域坏死,而且肿瘤瘤体越大囊变坏死越明显。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容易发现肿瘤。但对于肿瘤瘤体较小,无坏死囊变呈均匀密度,又无胰腺轮廓局限性外凸时,常被漏诊。

诊断与鉴别
胰岛素瘤典型CT表现为平扫呈等密度,增强于动脉期呈均匀高密度。少数胰岛素瘤不典型CT表现为增强呈低密度,或平扫呈高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发现较晚,瘤体较大,大可达10cm。

胰头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需与胰头癌鉴别。

胰头癌约占胰腺癌的80%,肿瘤往往边缘呈浸润性生长而不规则,多无包膜致使边界不清楚。

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多发生于胰腺体尾部,头部少见,这与胰岛分布于胰体尾部较多,头部较少有关;且肿瘤多中心坏死囊变呈圆形均匀低密度,多有包膜而边界清楚、光整。

胰头癌多为少血供性肿瘤,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少数血供丰富的肿瘤呈周边强化,但肿瘤不规则有分叶,中心密度不均匀;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为富血供肿瘤,多表现为周边强化,少数肿瘤呈均匀强化,肿瘤形态规则。约60%的胰头癌侵犯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较早向胰后脂肪层侵犯;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极少向胰外及大血管侵犯,因而胰周境界清楚。

胰头囊腺癌须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鉴别。囊腺癌亦可呈圆形囊性低密度肿块,常为多房性,也可为单发性,多有囊壁,且囊壁厚薄不一并可见壁结节,较为特征,囊内可见有分隔,增强后囊壁、壁结节及囊内分隔可强化,据此可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鉴别。

胰头慢性炎症合并假囊肿或脓肿可表现为胰头增大伴胰头内囊肿或脓肿,中心可呈圆形均匀低密度,边界光整,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CT表现相似,但增大胰头周围可见轻微炎症渗出,可累及胰体尾周围,于脂肪层内可见索条状高密度,有时伴有肾前筋膜增厚,临床常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胰腺炎发作病史。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