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描述]
性别:女,年龄:28岁,发现左颌下肿物半年,无疼痛,无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无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反应,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消炎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请选择答案
A、左颌下腺炎
B、左颌下腺结核
C、左颌下腺多形性腺瘤
D、左颌下腺腺淋巴管瘤
正确答案是:B、左颌下腺结核;
[影像描述]
左颌下腺可见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缘较清晰,密度不均,最大截面约31mm×12mm,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所见骨质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思路]
左颌下腺结核
涎腺结核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涎腺感染,大涎腺结核病有 70% 发生在腮腺,27% 发
生在颌下腺,3%发生在。涎腺结核主要分为浸润播散型和局限结节型。前者为血行感染,常常伴有其他系统的结核,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后者为淋巴道感染,通常先有淋巴结结核,然后累及腺体。本病例患者为偶然发现,并无其他系统结核病史,且有多发淋巴结肿大,符合局限结节型。涎腺结核一般无明显症状体征,仅表现为涎腺区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较好,部分病例可有消长史,甚至出现短期内快速生长或急性蜂窝织炎的表现。CT检查可以准确评价涎腺结核的大小、形态、位置、实质血供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因涎腺结核发病率较低,又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而在检查时很难想到该病,而容易误诊为其他涎腺病变。本例肿块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灶,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内可见未强化坏死区,需与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颌下腺炎等良性病变相鉴别。多形性腺瘤常表现为一侧颌下区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楚,生长缓慢,多表现为分叶状密度高于周围腺体组织的肿块影。腺淋巴管瘤主要发生于腮腺的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发病部位可鉴别,极少见于颌下腺,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多为高密度,可见肿瘤囊变的低密度区。颌下腺炎症表现为颌下腺肿大、疼痛,可有脓性分泌物,边界欠清晰,抗炎治疗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