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直肠后表皮样囊肿1例MR影像表现

22 5 月
[临床病史]
男性,32岁,肛周不适。

【病例】直肠后表皮样囊肿1例
A

【病例】直肠后表皮样囊肿1例
B

【病例】直肠后表皮样囊肿1例
C

【病例】直肠后表皮样囊肿1例
D

[影像表现]
轴位和冠状位T2WI(图A,B)于直肠后可见一4.5cm的双叶形囊肿。轴位T1WI示其内容物为高信号(图C),增强抑脂T1WI囊壁强化(图D)。

[鉴别诊断]
肠囊肿、皮样囊肿、神经管原肠囊肿。

[诊断]
表皮样囊肿。

[讨论]
成 年人直肠后发育期囊肿常为先天性,好发于中年女性,通常无症状,可有压迫症状或排尿困难,或伴有并发症。本病分4种类型: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肠囊肿 (包括尾肠囊肿和囊性直肠重复畸形)、神经管原肠囊肿,影像学上难以区分,表现同为单房或多房薄壁囊肿。少见钙化(仅见于尾肠囊肿或皮样囊肿)及骶部骨质 缺损。复杂囊肿可含气体(肛门直肠造口术)、血液(出血)、软组织成分(恶变,达7%)、厚壁和周边脂肪条索影(30%〜50%并发感染)。神经管原肠囊 肿可以和蛛网膜下腔相通,外科切除有助于定性诊断和预防并发症。其他的直肠后囊性病变还有淋巴管囊肿,骶尾部畸胎瘤(常见于儿童),骶前脊膜膨出及脓肿。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