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T1WI常为均匀低信号,部分较大病灶在低信号内部可见更低信号、或为混杂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随着TE值的延长,病灶变得更亮,称之为“灯泡征”,内部可出现少量的纤维间隔,表现为T2WI上病灶内的线条状低信号。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出现中央瘢痕,其内部富含水分,T1WI低于瘤体、T2WI高于瘤体,不强化。
增强扫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强化特点有3种类型,Ⅰ型注射对比剂后立即出现病灶的均匀强化,此种强化方式仅见于小血管瘤,直径常小于1.5cm;Ⅱ型强化方式,早期病灶周边出现结节样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直至病变呈均匀强化,即所谓“早出晚归”,此种强化方式最常见;Ⅲ型增强早期病灶周边出现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但中心瘢痕不强化,主要见于大血管瘤,直径常大于5.5cm。
仅有MRI平扫,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的鉴别(如果有增强扫描,两者基本易于鉴别):
1.观察T1WI,囊肿的T1WI信号一般比血管瘤低,这实际反应的是肝囊肿T1值比血管瘤长的特性。
2.观察T2WI,两者在T2WI上均呈高信号,但如果用宽窗观察,囊肿内部的信号很均匀,而血管瘤由于内部有血管壁、血窦、纤维组织及血栓的存在,其信号往往不均匀。
3.观察病灶形态,囊肿常呈圆形,边界光滑锐利,具有张力感;血管瘤由于没有包膜,外形往往不像囊肿整齐,可有不同程度的分叶。
4.观察Balance-SSFP序列(GE称为FIESTA/西门子称为True FISP/飞利浦称为B-FFE)图像上病灶的信号,囊肿在Balance-SSFP图像上仍呈现与T2WI类似的很高信号,而血管瘤尽管仍呈现高信号,但与T2WI相比,其信号有所衰减。因为真稳态自由进动快速序列图像上,组织的信号强度取决于T2/T1,血管瘤的T2/T1值约有0.25,肝囊肿的T2/T1值为0.5-0.75。
5.在DWI图像上(b值600-1000s/mm2),囊肿呈低信号,而血管瘤呈略高信号,测ADC值,囊肿的ADC值明显高于血管瘤,这实际反映的时囊肿与血管瘤中水分子布朗运动特性的不同。另外在用多b值的DWI测量ADC值,肝囊肿的ADC值在不同b值的DWI上测量时波动不大,而海绵状血管瘤的ADC值非常低的b值时可以高于肝囊肿,随着b值的增高,ADC值逐渐降低,当b值大于600s/mm2时,血管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肝囊肿的ADC值。
6.测量病变的T1值或T2值,肝囊肿的T1值和T2值分别为3000-4000ms及1500ms左右,血管瘤的T1值和T2值分别为1000-1400ms和200-300ms,当然T1、T2值的测量比较麻烦,一般很少采用。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参照MRI表现,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