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15 4 月
肝脏血管瘤为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肝脏血管瘤切面出现特征性海绵样并呈深红色。组织病理学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4种。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通常所说的肝脏血管瘤即指该类型。显微镜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由高度扩张、且不相吻合的血管腔隙——血窦构成,血窦内衬扁平的依托于纤维组织的上皮细胞,窦内血流缓慢地从肿瘤外周向中心流。瘤内常常出现不同时期的血栓机化。出现时间较长的病变可出现广泛玻璃样变性或钙化。肿瘤边界清晰锐利,无包膜,周围肝实质也无反应性改变。肿瘤可累及肝实质的任何部位,也可突出于肝脏轮廓之外,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占10-30%,病灶大小差异很大。

临床

女性多于男性,多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或其他检查时意外发现;瘤体较大压迫邻近器官(肝脏、胃、十二指肠)导致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腹痛等;个别情况下,可大至临床出现明显肿块,此时可发生自发性破裂出血,以及由于血小板被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合并症。

MRI表现

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病灶,边界清晰锐利,可有不同程度的浅分叶。

信号:T1WI常为均匀低信号,部分较大病灶在低信号内部可见更低信号、或为混杂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且随着TE值的延长,病灶变得更亮,称之为“灯泡征”,内部可出现少量的纤维间隔,表现为T2WI上病灶内的线条状低信号。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还可出现中央瘢痕,其内部富含水分,T1WI低于瘤体、T2WI高于瘤体,不强化。

增强扫描: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强化特点有3种类型,Ⅰ型注射对比剂后立即出现病灶的均匀强化,此种强化方式仅见于小血管瘤,直径常小于1.5cm;Ⅱ型强化方式,早期病灶周边出现结节样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直至病变呈均匀强化,即所谓“早出晚归”,此种强化方式最常见;Ⅲ型增强早期病灶周边出现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充填,但中心瘢痕不强化,主要见于大血管瘤,直径常大于5.5cm。

Case 1
男性,46岁,肝脏血管瘤Ⅰ型强化方式。

自动草稿

Case 2
女性,体检发现肝脏占位,肝脏血管瘤Ⅱ型强化方式。

自动草稿

Case 3
男性,46岁,肝脏血管瘤Ⅲ型强化方式。

MRI表现
肝脏左叶团块状病灶,边界光滑、浅分叶,呈长T1长T2信号,宽窗T2WI观察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稍高信号区(在T1WI呈稍低信号,考虑为含水丰富的纤维瘢痕),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边缘见结节样强化,逐渐向病灶内充填,延迟后病灶中央见不强化区(纤维瘢痕组织)。

自动草稿

诊断和鉴别诊断:

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征象比较典型,一般易于诊断。但是对于一些小的血管瘤,出现上述Ⅰ型强化方式,有时难以于肝转移瘤相鉴别,需密切结合病史、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仅有MRI平扫,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的鉴别(如果有增强扫描,两者基本易于鉴别):

1.观察T1WI,囊肿的T1WI信号一般比血管瘤低,这实际反应的是肝囊肿T1值比血管瘤长的特性。

2.观察T2WI,两者在T2WI上均呈高信号,但如果用宽窗观察,囊肿内部的信号很均匀,而血管瘤由于内部有血管壁、血窦、纤维组织及血栓的存在,其信号往往不均匀。

3.观察病灶形态,囊肿常呈圆形,边界光滑锐利,具有张力感;血管瘤由于没有包膜,外形往往不像囊肿整齐,可有不同程度的分叶。

4.观察Balance-SSFP序列(GE称为FIESTA/西门子称为True FISP/飞利浦称为B-FFE)图像上病灶的信号,囊肿在Balance-SSFP图像上仍呈现与T2WI类似的很高信号,而血管瘤尽管仍呈现高信号,但与T2WI相比,其信号有所衰。因为真稳态自由进动快速序列图像上,组织的信号强度取决于T2/T1,血管瘤的T2/T1值约有0.25,肝囊肿的T2/T1值为0.5-0.75

5.在DWI图像上(b值600-1000s/mm2),囊肿呈低信号,而血管瘤呈略高信号,测ADC值,囊肿的ADC值明显高于血管瘤,这实际反映的时囊肿与血管瘤中水分子布朗运动特性的不同。另外在用多b值的DWI测量ADC值,肝囊肿的ADC值在不同b值的DWI上测量时波动不大,而海绵状血管瘤的ADC值非常低的b值时可以高于肝囊肿,随着b值的增高,ADC值逐渐降低,当b值大于600s/mm2时,血管瘤的ADC值明显低于肝囊肿的ADC值。

6.测量病变的T1值或T2值,肝囊肿的T1值和T2值分别为3000-4000ms及1500ms左右,血管瘤的T1值和T2值分别为1000-1400ms和200-300ms,当然T1、T2值的测量比较麻烦,一般很少采用。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参照MRI表现,不赘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