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男,7岁;阵发性头痛伴有呕吐7天余
T2WI
T1WI
FLAIR
DWI
增强
小脑右侧半球及右侧脑桥臂占位性病变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
儿童髓母细胞瘤常发生于小脑上蚓部,即四脑室顶的中线部,是儿童后颅窝第二常见的肿瘤,仅次于星形细胞瘤。儿童髓母细胞瘤主要见于15岁以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1、髓母细胞瘤多为实性肿瘤,瘤周水肿较轻。
2、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
3、DWI实质部分呈高信号;
4、注射对比剂后肿瘤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轻度、中度云絮状强化或明显强化较多见;
5、病灶常合并微囊变且一般囊变范围较小,内壁光滑。
一、对于儿童后颅窝肿瘤,髓母细胞瘤主要与室管膜瘤鉴别(1)。
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小脑蚓部四脑室顶壁,矢状面或轴面图像上,其前方可见线样脑脊液信号影将肿瘤与脑干分开。而室管膜瘤起源于四脑室底部,容易沿四脑室侧孔向两侧桥小脑角池生长。矢状面或轴面图像上其后方可见线样脑脊液信号影将瘤体与小脑蚓部分开。
一般认为室管膜瘤钙化较常见,而髓母细胞瘤钙化较少见。
当然,若肿瘤较大,四脑室被填塞,则鉴别诊断有较大难度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其次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该肿瘤多为伴壁结节的囊性肿块,CT为低密度占位,好发于小脑蚓部。而髓母细胞瘤以实性肿块为主,可以有小囊变,故CT多为等或稍高密度,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明显不同。
二、位于小脑半球的髓母细胞瘤需要与星形细胞瘤鉴别(2)
星形细胞瘤在 CT上往往表现为低密度影,实性部分在 T1WI 上呈低信号,在 T2WI 为高信号。 囊变多见,且囊变范围常大于瘤体体积的 1/2。 增强扫描星形细胞瘤则多为明显环形或结节状不均匀强化。
三、位于桥小脑角区的髓母细胞瘤需要与以下几种鉴别(3)。
髓母细胞瘤一例
1、听神经瘤MR表现为听神经局部增粗,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均显著强化。
2、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多起源于岩尖部后面的脑膜,以宽基底与岩锥或小脑幕相连,MR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多呈均均显著强化,肿瘤与小脑间常有低信号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