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右大腿疼痛、肿胀2月
A、骨肉瘤
B、软骨肉瘤
C、骨巨细胞瘤
正确答案是:A、骨肉瘤;
[影像表现]
右侧股骨中下段骨髓腔内可见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骨皮质毛糙,可见片状稍长T2信号,其周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呈不均匀的长及短T1、长T2信号,肿块范围约25×7.8×8.5cm,其内可见放射状的短T2信号。
[诊断思路]
影像诊断;右股骨下段病变并软组织肿块形成,考虑恶性肿瘤,骨肉瘤可能大。
病理:(右)股骨骨肉瘤,广泛侵犯骨质,肿瘤大小约为20x5x4.5cm ,骨髓腔內及关节面下可见肿瘤细胞,股骨周围肌肉及软组织未见肿瘤累及,股骨断端未见肿瘤。
影像诊断要点:肿瘤好发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段最为多见。X线表现为:① 骨质破坏;② 肿瘤骨;③ 肿瘤软骨钙化;④ 软组织肿块;⑤ 骨膜增生和Codman三角等。根据骨破坏和肿瘤骨的多寡,分3型:① 硬化型;② 溶骨型;③ 混合型。软组织肿块常偏于病骨一侧或围绕其生长,边缘模糊,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常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囊变区。MRI能清楚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大多数骨肉瘤在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在T2WI显示最好,但MRI显示细小、淡薄的骨化或钙化的能力有局限性。
鉴别诊断:
1.骨肉瘤:骨肉瘤为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来源于骨骼系统的间叶组织,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偶见于骨干,最多见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病情进展快,以局部肿胀、疼痛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瘤部位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病理骨折,本病好发于10-25岁,影像学上有溶骨型及硬化型为表现,骨膜反应有Codman三角和日光放射状,干骺端破坏或同时出现骨质硬化,并见不规则新生骨。
2.软骨肉瘤:为起源于软骨组织的肿瘤.多发于40 岁以上,女性多见.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或仅有间歇性钝痛,逐渐加重。影象学检查多为密度减低的破坏区,其间可见斑点状钙化。
3.骨巨细胞瘤:多发于中青年,发病较缓慢,局部肿胀,常见于股骨上端及胫骨上端,疼痛以钝痛为主,有时肿瘤相当大时才有症状,为界于良、恶之间的骨肿瘤,但偏于后者。影象学检查可见典型的肥皂泡样.壳状膨胀改变,肿瘤多位干骺端且呈偏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