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29 11 月
肠脂垂炎
肠脂垂炎是由于肠脂垂蒂部扭转导致血运障碍或自发性引流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梗死所致,属于自限性疾病。
肠脂垂炎多见于体型较肥胖者,发病高峰40-50岁,男性略占优势。
好发部位:乙状结肠附近,特别是直、乙状结肠转折处的前方及上方,因此处肠脂垂数量较多,活动度较大,因此易发生扭转和绞扭。
该病虽较少见,但其临床表现与阑尾炎、憩室炎等外科急腹症相似。
病理:肠脂垂脂肪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引流静脉血栓形成,脏层腹膜增厚及周围脂肪间隙炎症性改变,最终坏死脂肪组织完全吸收或纤维组织取代。
解剖回顾

肠脂垂是分布于结肠带两侧的许多脂肪突起,长约0.5-5cm,由浆膜及其所包含的脂肪组织形成,外被脏层腹膜,整个结肠约有100-150个肠脂垂,主要位于乙状结肠和盲肠附近,以蒂附着于结肠带的两侧,末端活动度较大,当体位不当时可发生扭转而引起缺血性梗死。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影像表现

结肠旁脂肪密度肿块,伴有边缘高密度环、中心高密度影、周围渗出改变为肠脂垂炎的特征性表现。

边缘高密度环:炎性增厚的脏层腹膜。

中心高密度影:引流静脉血栓和/或出血性坏死。

周围渗出:炎性改变。

病例1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病例2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病例3

肠脂垂炎Epiploic Appendagiti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