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占位原因多样,主要为肿瘤占位。最常见的恶性瘤是肾细胞癌(RCC,包括透明细胞RCC及乳头状RCC等),而良性瘤则主要为错构瘤和肾囊肿,这些常见肾脏占位的PET-CT表现如何呢?
低或等低混杂密度为主的占位
病例1 男性,51岁,尿频,肉眼血尿,左肾轮廓明显增大,中下段有一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肿块。
诊断结果:透明细胞RCC
病例2 男,54岁,2周前出现小便尿脓,尿潜血(++),予先锋抗炎治疗两天后脓尿消失,尿潜血(+++),4天前复查尿潜血(++++)。2天前腹部CT示:右肾占位,右肾下段有一边界不清晰肿块。
诊断结果:透明细胞RCC
病例3 男,44岁,体检发现右肾占位。B超及CT提示右肾上极囊实性占位。
诊断结果:多房囊性腺癌
病例4 男,63岁,半月前体检超声发现左肾占位,局部钙化。外院CT增强提示肾癌可能性大。
诊断结果:后肾腺瘤(良性,罕见)
高密度为主的占位
病例5 男,59岁,2周前出现间歇性血尿,肾脏CT增强提示右肾下份两个占位,考虑肾癌可能大;高密度结节突出肾脏轮廓;超声造影提示右肾下段富血供占位,恶性肿瘤(MT)可能性大。
诊断结果:透明细胞RCC
病例6 女,52岁,反复左腰背痛,CT示双肾结石,左肾肾盂、部分输尿管重复畸形,右肾占位。
诊断结果:肾细胞瘤
病例7 男,25岁,无不适,体检发现左肾占位,左肾上端高密度肿块。
诊断结果:错构瘤
病例8 女,30,无不适,体检发现右肾占位,均匀高密度肿块。
诊断结果:错构瘤
肾癌之外的占位
病例9 女,74岁,因腰痛就诊,MRI及CT发现L5椎体病理性压缩性骨折,肿瘤可能性大;PET-CT发现右肾高密度肿块,边界不清晰。
诊断结果:淋巴瘤
病例10 女,60岁,腰背部痛8天,右侧为著,扣痛(-);左肾盂填塞,腹膜后弥漫的淋巴结肿大,腰椎多发病灶。
诊断结果:左肾盂癌全身转移
病例11 男,58岁,1年前行左鼻腔黑色素瘤切除术,半年前PET/CT检查未发现复发或转移征象;左肾等密度结节。
诊断结果:黑色素癌转移
病例12 男,47岁,左肾癌术后5年;肾筋膜囊中小结节,密度略低于肾实质。
诊断结果:肾筋膜囊的脂肪肉瘤
PET/CT对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与CTU或MRU对比,有无优势?
PET/CT对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价值很大的,我们的优势首先还是全身评价的优势,能够发现远处的转移,把握全身的状况;其次,移行细胞癌本身是FDG摄取增高的,所不足的是因为FDG摄取是经过泌尿系统排泄,会遮盖一些病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图像质量,比如大量饮水后再做延迟显像,如果是膀胱癌的话,在大量饮水后还要多次排尿后再充盈膀胱再做延迟显像,一般建议在排尿2次以上再充盈膀胱。CTU和MRU也就是立体显示泌尿系统的结构,更直观地显示病灶部位,而这个在PET/CT图像上完全可以做到,CT平扫图像也可以外科医生一个清晰的结构认识,PET图像的浓聚也在直观显示病灶。有所不足的是PET/CT不能很好地显示血管,而这牵涉到外科手术计划,劣势也就是这点了。当然这个说的是FDG PET/CT ,如果采用乙酸或其他一些不经泌尿系排泄的显像剂,对显示一些泌尿系移行上皮癌也会很有帮助,只是这些方面经验比较少,用FDG PET/CT已经可以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