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局部关节软骨及其软骨下骨质与母骨分离为特征的一类关节疾病,是引起青少年和成人关节症状的原因之一。
部位: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以膝关节最为常见,占75%,其次是踝关节和肘关节。
年龄:10-20岁,高峰10-15岁。
性别:男女比例:2:1。
病因
1、外伤;
2、缺血坏死;
3、骨骺发育异常;
4、其它因素:炎症、遗传、激素等。
本病的确切起因至今尚不清楚,目前有如下两种学说:
1.创伤学说 频发的、连续不断的创伤,可以造成骨及软骨无法修复的损害,以致引起骨软骨变性、剥脱或游离。这种认识可以解释为什么本病好发于运动员或活动量大的人群。
2.内分泌及遗传因素学说 在运动量不大且无经常遭受外伤影响的人群中亦可发生本病,显然创伤说难以解释此组病例,因此有的学者提出,本病可能与内分泌或是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1、早期无症状或仅有活动后疼痛;
2、男性多于女性;
3、病变进展: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发病关节以膝关节居多,亦可见于肘、踝关节,但后者十分少见。
4、以关节内交锁为多发,且伴有关节肿胀及疼痛,尤以行走时为剧。当负重力集中在损害区域软骨面时,则出现剧痛及交锁征。如此反复刺激,则必然造成关节肿胀及滑膜肥厚。
病理
由于创伤等原因,关节局限性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质与母骨逐渐分离,随后纤维组织长入并包绕剥脱的骨软骨片,阻碍了其重建血供。
剥脱骨片通常是单一的,有些2-3块碎块构成的网状碎裂,碎裂可能已部分剥离但仍位于火山口内,也可全部剥离形成关节腔内游离体。
病变处关节软骨面粗糙,可保持完整,也可部分断裂。
OCD病理分级
I级:关节面完整,骨软骨呈压缩性骨折;
II级:骨软骨块部分剥离,有骨桥连接;
III级:骨软骨块已完全剥离,但位于火山口内;
IV级:出现关节内游离体。
影像学表现
X线和CT
1、软骨下骨块,圆形或卵圆形,高密度或正常密度,长径数mm或数cm,从关节面分离,边缘清楚锐利,骨块周围与母骨之间有环形软组织密度透光带;
2、透光带外围骨质可发生硬化;
3、病变修复,透光带可因新骨形成而消失;
4、骨块脱落,关节腔内可见游离体,原骨块处可留有局限性软组织或液性密度凹陷缺损。
MR表现
1、T1WI低、混杂信号或正常骨髓信号,T2WI信号强度不均匀增高、与正常骨髓信号相似或仍呈低信号,周围为并行的肉芽组织带和(或)骨增生硬化带;
2、肉芽组织呈更长T1长T2信号,条带状强化;
3、骨增生硬化带呈类皮质样低信号;
4、外围可有片条状长T1长T2信号,为骨髓水肿。
MR分型
I型:T1WI软骨下病变呈豆状或横卵圆形,信号降低,关节软骨完整,关节镜和X线难以发现;
II型:软骨下病变周围出现低信号线;
III型:病变骨组织及表面软骨与宿主骨分离,其边缘可伴有小的长T1长T2信号囊肿,MR关节造影示滑液和造影剂可渗透到骨软骨碎片和宿主骨之间;
IV型:骨软骨碎片完全与宿主骨分离,并由长T1长T2信号带所包绕;
V型:骨软骨碎片自宿主骨脱落形成关节内游离体。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下面的疾病进行鉴别:
1. 自发性骨坏死:发生于股骨下端,MRI 表现为坏死区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软骨下骨板一般无中断,增强后坏死区可呈均匀一致的强化,亦可外周呈条带样强化,强化区的病理基础是肉芽组织。
2. 骨关节炎:最初先出现关节软骨的损伤,以后关节软骨边缘处形成新生骨赘,软骨下骨髓内骨质增生和骨内囊肿形成,可出现滑膜增生肥厚,软骨下骨的硬化,在T1WI,T2WI 均可见软骨下骨髓内呈低信号的条状硬化带,无剥脱骨片形成。
临床上还需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骨软骨瘤病,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所形成的骨侵蚀相鉴别,但后者主要以膝关节软组织及滑膜改变为主要表现。
并发症
可合并关节内游离体及交锁征。
预后
本病在早期,经治疗及休息后,功能恢复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