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主诉:听力下降半年
临床诊断:听神经瘤入院形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扫描

临床主要表现为桥小脑角综合症,即病侧听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以及小脑症状。肿瘤压迫第四脑室,脑脊液循环受阻形成颅高压。
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但表现不一,可为均匀性增强,亦可为不均匀增强,甚至出现单环或多环状强化。囊变部分无强化。
肿瘤与岩骨关系密切,病灶与岩骨接触面积小,形成锐角征。多数病例可见内听道呈锥形或漏斗状扩大,甚至出现岩骨骨质破坏改变。
听神经瘤可有不同程度的占位表现,病侧桥小脑角池多闭塞,瘤周水肿轻至中度,出现率低于50%”。第四脑室受压移位,变形甚至闭塞,有时可见不同程度的阻塞性脑积水征象。
大多数肿瘤内听道扩大,肿瘤一般呈实性,囊实性和囊性三种,实性肿瘤,Tl呈低、等低或稍低信号,T2呈高,等高或稍高信号,囊实性肿瘤T1呈低及等低混杂信号,T2呈高及等高混杂信号,囊性则呈长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囊实性肿瘤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囊壁多呈环状强化,实性肿瘤多为均匀强化。
2、蛛网膜囊肿、胆脂瘤:蛛网膜囊肿表现为桥小脑角池局部扩大,信号与脑脊液一致,对周围结构有压迫,增强后无强化。胆脂瘤呈葡行生长,Tl信号更低,T2信号更高,占位效应轻,DWI呈高信号,无异常对比增强。
3、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根的肿瘤MRl信号与听神经瘤相似.但常位于桥小脑角的上部,中心位置偏前,三叉神经瘤多跨越中后颅凹呈哑铃状生长,岩骨尖常伴有骨质破坏和吸收,三叉神经增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