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描述:
肝右叶可见一T1等T2高信号,DWI轻度受限,大小约106*93mm,境界清晰,T1反相位局部可见信号减低;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花瓣状强化,中央可见无强化区,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延迟1.5小时肝胆期呈低信号。
疑诊:
A 肝内胆管癌
B 肝细胞癌
C 肝腺瘤
D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病理:
术后病理:巨大肝腺瘤(符合β-catenin活化型)
免疫组化:HBsAg(-)HBcAg (-) CK19 (-) CD34 ( ) Hepa ( ) GPC-3 (-) β-catenin (灶性胞浆 )
备注: β-catenin活化型HCA,通常肿瘤细胞核 显著异型性,该型恶性转化风险高于其它亚型。
讨论:
肝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年轻女性及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的男性常见。
典型MRI表现:均能显示完整包膜,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与肝腺瘤易出血、坏死及脂肪有关。
此病例具有脂肪、坏死及少量出血,动脉期强化明显,以边缘花环状强化为主,与肝癌及胆管癌鉴别较困难。
鉴别诊断:
1、肝癌常含有脂肪成分,但增强扫描具有典型的“快进快出”。DWI呈明显高信号;再结合肝炎肝硬化病史及甲胎蛋白持续升高,不难做出诊断。
2、FNH是第二位好发与肝脏的一种少见肿瘤样病变。
MRI 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有中央纤维瘢痕典型者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典型FNH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信号逐渐减低,直至呈等信号,中央纤维瘢痕呈轻度延迟性强化,肝胆期97%的FNH呈高-等信号。无明显包膜。
3、肝内胆管细胞癌占原发恶性恶性肿瘤的5%-30%,起源于II级以上肝内胆管到赫令氏管的胆管上皮。脂肪成分少见,因肿瘤外周主要由大量恶性细胞和少数纤维组织构成,因而产生早期边缘强化,肿瘤中央则纤维成分丰富,造影剂进入维组织中相对缓慢,则在影像表现为向病灶中央呈渐进性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