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征(accordion deformity)
【影像学表现】
手风琴征为钡剂灌肠或腹部CT中,显著水肿增厚的结肠壁与肠腔内的造影剂或液体相间,呈手风琴样改变。
【临床意义】
手风琴征见于假膜性结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患者。假膜性结肠炎是一种有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感染性结肠炎,其致病菌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多继发于抗生素治疗后。假膜性肠炎特征性的表现是在结肠黏膜上形成黄白色的假膜斑块,其病理基础是黏膜固有层炎症并发溃疡,随病情进展可累及黏膜下层。
a
b
图1:a.钡剂灌肠示累及全结肠的手风琴样改变(白箭)。b.同一患者CT显示结肠壁显著水肿增厚(白箭)。
相关病例
34岁男性,因为四肢痉挛性瘫痪而需要呼吸支持以及人工饲养。
数天前因为严重的金葡菌感染而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治疗。一周后患者出现剧烈的腹痛、控制不住的腹泻、发热和呕吐。
于是行CT检查,显示全结肠从盲肠到直肠的弥漫性环周性肠壁增厚,结肠周围条索带样和腹水。可见靶样征(target sign)和手风琴征(accordion sign),考虑伪膜性结肠炎。
手风琴征:增强后强化的黏膜环绕着增厚的黏膜下层皱襞,可见腹水和人工饲养用的PEG▼
手风琴征:弥漫性环周性肠壁增厚,可见结肠周围条索带改变和腹水▼
手风琴征:乙状结肠也可出现▼
靶样征:可见于直肠,提示黏膜充血,黏膜下层水肿和炎症▼
肠镜下见结肠黏膜多发的散在的黄白色斑粪便培养显示为难辩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