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纯性嚢肿该部位的单纯性囊肿罕见。绝大多数张力较高,呈球形,易鉴别。
2.血肿常有外伤史。形态不规则,无定型,若产生包裹则壁多较厚,其密度一般较高,欠“清亮”。
3.嚢性畸胎瘤典型者可以见到钙化、脂肪,以及漂浮的毛发等特征性征象,囊壁边缘可以见到钙化,密度不均匀。易鉴别。
4.肿瘤嚢变肿瘤囊变、坏死一般不会如此彻底,边缘应可见到软组织肿块或厚壁改变,增强扫描其实性部分多有强化。
影像诊断:双侧膈脚后方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囊性淋巴管瘤可能大。
病理诊断:囊性淋巴管瘤伴出血。
组织学上,根据异常淋巴管的大小,将其分为三型:①毛细管型,由细小淋巴管构成,多发生于皮肤及黏膜处;②海绵状型,由较大的淋巴管构成,多见于上肢、腋部;③囊性淋巴管瘤,由大的淋巴管腔隙构 成,伴有胶原和平滑肌,此型又可分为单纯型、空洞型及囊肿型三个亚型,囊肿型淋巴管瘤(又称淋巴管水瘤)相对多见,呈单发或多发,以颈部、纵隔和腹膜后等区域多见。
囊性淋巴管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囊壁菲薄,囊内容物密度或信号均匀,与水接近,合并感染时囊壁增厚,出血时囊内可见液-液平面。有学者认为淋巴管瘤沿组织间隙爬行性生长是其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本例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淋巴管瘤影像诊断的价值还可以了解病变的范围, 便于制定手术方案。因本病手术或硬化剂治疗后易复发,术后随访检查以CT和MRI扫描最敏感,扫描范围应适当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