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胸主动脉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5 6 月

【临床病史】

患者,男性,35岁,近期左侧头痛、发热、无力伴体重下降。血沉明显加快

【影像图片】

【病例】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大动脉炎1例CT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胸部CT增强显示左侧颈总动脉和降主动脉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缩窄。

【影像诊断】

大动脉炎

【鉴别诊断】

结节性多动脉炎:本病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内脏小动脉,引起皮肤、关节、周围神经、胃肠道、肾脏等病变。与大动脉炎侵犯的血管部位不同。

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不良:本病好发于年轻女性,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可呈串珠样改变,主动脉很少受累。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本病多见于男性,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造影可见特定部位缩窄,婴儿型位于主动脉峡部,成人型位于动脉导管相接处形成局限性缩窄。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病好发于年轻男性,多有吸烟史,病变主要累及肢体远端的中、小动脉和静脉,表现为动脉供血不足或浅表性脉管炎症状,如患肢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脉搏减产或消失等,重者可发生溃疡和干性坏疽。

【讨论】

大动脉炎是以中膜损害为主的非特异性全层动脉炎,主要侵犯胸、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通常为多发病灶。中膜的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损害为基础病变,继发内膜和外膜广泛纤维性增厚,造成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继发血栓形成可引起血管闭塞。本病多见于青年女性·以发热、食欲不振、周身不适、体重减轻、胸痛、乏力等症状起病,有受累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多种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 可见降主动脉中下段或全段普遍内收,内收段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动脉边缘不规则,可伴动脉局限性扩张和边缘钙化。

X线血管造影 显示降主动脉向心性狭窄,管腔变细,病变多较广泛,常伴狭窄后扩张和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心脏增大,多以左室增大为主。并全面显示主动脉分支和肺动脉受累情况,为本病的确证性诊断方法。

CT和MRI CT平扫即可清楚显示受累主动脉壁明显增厚、毛糙,多累及血管全周,可见受累动脉中膜或全层钙化。螺旋CT动脉期及延迟增强扫描,可见活动期患者增厚动脉壁的非均匀性强化,有助于判断本病活动与非活动期。MRI能直接显示受累动脉管壁僵直、管腔狭窄和阻塞、以及扩张和动脉瘤形成等情况。结合应用CTA和MRA,CT和MRI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果更佳。多普勒血流图:可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情况(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