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1 6 月

【病史介绍】

患者女,20岁,因全腹部膨隆2年余就诊我院

【现病史】

患者于2年前发现腹部膨隆,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未停止肛门排气、排便,未予诊治。患者于1天前体检,行腹部彩超示腹部肿物,未予诊治。患者为进一步诊治,于2016-04-19就诊于山大二院门诊,以“腹部肿物”收入普外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可,饮食可,大小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

 

【体检】

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未见明显静脉曲张,腹稍硬,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触及大小约35.0*28.0cm肿物,质稍硬,活动度差

【影像表现】

 

腹腔及盆腔内可见巨大囊性密度影,大小约36.3×30.2cm,内可见分隔,周围肠管及胰腺受压,增强扫描可见分隔强化。

 

【诊断结果】

腹盆腔巨大占位,考虑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 。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腹部彩超】

 

左侧卵巢可见一巨大囊性低回声区,内可见分隔,囊性部分内无血流信号,囊壁及分隔可见细条状血流。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理】

术中腹腔内可见一巨大囊性肿物,包膜完整,壁光滑,双房,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可,探查肿物约30*40cm,考虑来源于左侧卵巢,左侧输卵管走形正常,可见一约0.5*0.3cm的泡状附件,右侧卵巢大小约4.0*2.0cm,外观正常

【术后病检回报】

(左侧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伴局部出血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1例CT影像表现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影像表现】

圆形或类圆形,双侧单房多见,直径多在8~12cm之间,囊壁厚薄较均匀,多在3mm以下,壁内可见乳头,不能自行消失,出血、坏死、囊变少见,CT平扫为水样低密度,腔内或外可见乳头状突起或壁局部增厚,少数囊壁可见沙粒样钙化;增强囊壁及分隔强化。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影像学表现】

圆形或类圆形,单侧多房常见,常大房套小房,直径多在10cm以上,囊壁厚薄不均匀,多在3mm以上,病变可出血,CT平扫为多房状水样低密度,略高于浆液性囊腺瘤,CT值约为25Hu左右;增强囊壁及分隔强化。(与浆液性鉴别,黏液性者壁较厚、CT上囊内密度较高和MRI的T1WI上呈较高信号)

一般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影像学难以诊断,只能通过病理活检,根据某几种上皮比例分别占25%以上,就可诊断混合型。影像学诊断一般只能考虑卵巢上皮性肿瘤,倾向于浆液性或者倾向于黏液性。

卵巢浆液性黏液性混合型囊腺瘤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名称,有文献称为黏液浆液混合性囊腺瘤、黏液-浆液囊腺瘤、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等。而卵巢病理分类中笼统归于混合性上皮性肿瘤,没有统一标准定义疾病。

【鉴别诊断】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及黏液性囊腺癌:肿块内分隔和囊壁厚薄不均,有明显呈软组织密度的实体部分。增强检查,肿瘤的间隔、囊壁及实体部分发生显著强化,多数肿瘤并有显著量腹水。肿瘤可侵犯周围器官,如输尿管(引起肾积水)、子宫,还可以发生盆腔、腹膜后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和肝内转移。

卵巢囊性畸胎瘤:边界清楚混杂密度囊性肿块,内含脂肪、软组织密度成分和钙化;肿块内可见脂肪-液面,偶可在界面处见毛发团;囊壁局限性增厚,呈结节状突向腔内,称为皮样栓;少数囊性畸胎瘤无明确脂肪成分和钙化,仅含蛋白样液体而呈略高密度,不具特征。

卵巢转移瘤:显示双侧肿块,呈软组织密度或其内并有低密度区,常并有胸水和(或)腹水,还可以发现其他脏器转移,并有可能发现原发瘤(如:Krukenberg瘤)。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