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占脑胶质瘤的15%-20%。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在儿童及青少年很少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不典型,癫痫为最常见症状,其发病率在神经上皮肿瘤中居首位,并且多数患者表现为首发症状;此外,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亦为常见症状;颅高压症状一般出现较晚,但发生率较高(约为50%)。
CT表现: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呈圆形,边界不清,可为混杂密度、低密度、高密度或等密度。瘤周水肿轻重不一。钙化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点(约70%),钙化可呈局限性点片状、弯曲条索状、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因肿瘤位于周边常压迫颅骨内板(17%)。增强扫描,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常无强化,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的非钙化肿瘤实性部分常有显著强化,多为均匀强化、少数环形强化。与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相比,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Ⅲ级)钙化相对少,瘤周水肿明显,囊变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肿瘤内可以有出血(可能与钙化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占位征象更明显。
MRI表现: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呈长T1、长T2信号,钙化在T1WI及T2WI多呈低信号,但部分钙化在T1WI呈高信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低度恶性肿瘤边界清楚、锐利,周围无水肿或水肿程度轻,占位征象轻;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钙化不明显,水肿与肿瘤分界不清楚,可有囊变、出血,占位征象明显,强化明显。
MRI所见:T1WI(A)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B)呈不均匀等高信号,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可见片状极低信号钙化(↑);增强扫描(C、D)呈不均匀强化,中线结构轻度右偏,侧脑室受压变窄。
少突胶质细胞瘤与Sturge-Weber综合症鉴别,Sturge-Weber综合症患者一侧三叉神经分布区有紫红色血管瘤,同侧大脑半球枕顶区软脑膜血管瘤,表现为相应区脑表面弧带状或锯齿状钙化,钙化周围可见脑梗死灶,病侧大脑发育不良或脑萎缩,结合临床及典型影像学表现,两者鉴别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