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描述]
性别:男,年龄:53岁,患者于一年前无意间发现左小腿上段前方触及一肿块,约蚕豆大小,局部无疼痛、麻木不适,门诊就诊,诉服药后消失,后发现肿块逐渐增大,现约4cmx4cm,亦无疼痛、麻木,否认有“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有手术及其他外伤史,血尿粪常规、凝血、免疫、肿瘤指标正常。葡萄糖:6.53mmol/L。
请选择答案
A、骨梗死
B、慢性骨脓肿
C、急性骨髓炎
D、骨样骨瘤
正确答案是:B、慢性骨脓肿;
[影像描述]
平片及CT示胫骨上段见片状高密度影,内见囊性低密度影,可见硬化边缘,临近髓腔模糊,部分病灶见瘘道与骨外相通,MRI示胫骨上段见片状高信号影,囊性病灶呈短T1、短T2信号影。平片及CT示胫骨上段见片状高密度影,内见囊性低密度影,可见硬化边缘,临近髓腔模糊,部分病灶见瘘道与骨外相通,MRI示胫骨上段见片状高信号影,囊性病灶呈短T1、短T2信号影。
[诊断思路]
慢性骨脓肿,好发儿童和青年,好发部位为胫腓骨上端、股骨下端、肱骨下端的干骺区,临床症状较轻微,持续时间较短,可夜间加重,常伴邻近关节胀胀疼痛,影像上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干骺端中央或略偏一侧,病变早期破坏边缘常较模糊,病情进展,边缘逐渐形成清晰的硬化缘,周围可有反应性骨硬化,骨膜反应与死骨少见。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慢性骨脓肿需与急性骨髓炎、骨样骨瘤及骨肉瘤鉴别。
1、急性骨髓炎:多见于2-10的小儿,骨髓炎可侵犯任何骨,但多见于长骨,发病率依次为胫骨、股骨、肱骨、桡骨,临床起病多突然,急性期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影像上多表现骨质破坏,骨膜新生骨及死骨,有时还能看到周边软组织肿胀及骨膜反应。虽然骨髓炎以骨质破坏为主,但修复与骨质增生也几乎同时进行,骨质破坏周边骨密度增高是其特点。
2、骨样骨瘤:好发于30以下的青少年,好发年龄为8-18岁,好发部位为股骨小粗隆、肱骨近端内侧皮质、胫骨远端1/3,临床多为间歇性疼痛,夜间加重,疼痛多局限,可伴软组织肿胀、疼痛可伴皮漫温增高和多汗,X表现病灶“瘤巢”呈圆形或椭圆形,透光阴影最大直径不超过2cm,透光中央有点状密度增高阴影,在透光区周围常有反应性骨质增生。MRI显示瘤巢在T1加权像上呈低到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低、中等或高信号,内部钙化或骨化明显者则大部分为低信号。增强后多数瘤巢强化明显,少数瘤巢可呈环状强化。
3、骨梗死,多发生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改变,急性骨梗死会出现患肢肌肉关节剧痛,活动障碍,慢性者患肢酸痛、软弱无力,可伴有一定程度活动受限,表现髓腔内的不规则钙化、骨化影,MRI呈长T1、短T2信号影,病灶边界清楚,不伴骨髓腔膨胀、骨质坏死、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