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9 2 月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诊断要点〕①本病最常发生在上颌窦、筛窦和蝶窦,表现为鼻窦软组织影;常向鼻窦外蔓延侵犯邻近眼眶、翼腭窝、颞下窝和颅内等结构;患者通常以眶尖或海绵窦综合征就诊;

②CT表现:鼻窦及受累的邻近结构的软组织影呈等密度,有时可见片状高密度影;窦壁骨质破坏和增生同时存在,可形成大的骨质缺损;

③MR表现:T1WI通常呈等信号,T2WI信号混杂,其内多可见片状低信号影;

④MR增强后病变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⑤CTA或MRA显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压移位、变细。

1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自动草稿

女,67岁,头晕、恶心、复视2月余;CT示右侧眶尖、海绵窦、蝶窦内软组织密度影,并中度强化,右侧蝶窦外壁骨质破坏、吸收(A);MR示病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为病变包绕,并受压变细,增强后病变不均匀性明显强化(B〜D)
〔鉴别诊断〕

上皮性恶性肿瘤:鼻窦壁骨质破坏明显,多呈溶骨性破坏;窦腔扩大,软组织肿块占位效应明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