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16 2 月

病史:

 患者,女,67岁,近日出现回吸性血涕,近两周较前增多。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鼻咽癌1例CT影像表现

病理:鼻咽癌
讨论:

鼻咽部恶性肿瘤中,98%为鼻咽癌,发生于鼻咽部粘膜上皮,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此病有地区性,好发于亚洲,尤其是我国的广东省。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40-60岁之间。已知的发生因素有种族、家族因素、EB病毒感染及环境致癌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为擤鼻后涕中带血或痰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塞、头痛等。鼻咽癌多起源于鼻咽顶后壁及侧壁。

CT表现:

1、咽部软组织肿块影,  •A、早期在粘膜生长,鼻咽腔变性、不对称:好发于咽隐窝,表现为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

2、咽旁结构侵犯 •A、肌间脂肪层消失,咽周间隙变形移位,粘膜下吞咽肌、咀嚼肌增粗移位。  •B、累及颈动脉鞘区,可见软组织肿块影,

3、颅底骨质破坏:分为单纯的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最早侵犯破裂孔。

4、颅内侵犯:颅内肿块与鼻咽部相连。

5、慢性中耳炎及乳突炎。

MR表现:

 肿瘤信号:T1WI与肌肉类似的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轻度或中度强化。

鼻窦、乳突粘膜增厚或积液:T2WI呈明亮高信号。

颅底骨质破坏:低信号的骨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颈部淋巴结转移: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中央液化坏死为更高信号。

鉴别诊断:

 1、鼻咽纤维血管瘤:10-25岁青少年男性。压迫性骨吸收破坏,多有骨质变形。增强明显强化。MRITI呈中等信号,其间有散在的点状低信号。

2、恶性肉芽肿:影像难于鉴别,鼻咽镜检查肿块中央右黑色的坏死、溃疡形成有恶臭。

3、恶性淋巴瘤:单从鼻咽肿块很难区别,很少引起颅底骨质破坏。

4、鼻咽部淋巴组织增生或残留:增强扫描淋巴结明显强化,肌间脂肪层完好,无骨质破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