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小结 |
十二指肠旁(十二指肠空肠曲)(图GI49-1~图G149-4) |
因屈氏韧带区肠系膜与壁层腹膜连接处比较薄弱所致。可发生于左侧(75%~80%)或右侧,主要取决于十二指肠及十二指肠上隐窝的位置。 |
网膜囊疝(图GI49-5~图 GI49-7) |
通过网膜孔疝入小网膜囊内,典型表现为急腹症,可导致肠绞窄,手术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内可包含小肠、结肠、胆囊,或仅为网膜。 |
腹股沟疝(图GI49-8) |
可分为直接疝和间接疝两种,主要取决于与腹壁下血管的关系。 |
斜疝(图GI49-9) |
主要见于男性.腹膜囊进入腹股沟管,位于精索前方、腹壁下血管侧方。在女性,疝囊沿着圆韧带走行进入阴唇内。间接腹股沟疝占肠梗阻的15%(肿瘤和粘连是主要原因)。 |
直疝(图GI49 -10和图GI49-11) |
内脏组织直接通过下腹壁薄弱处进入腹壁下血管的内侧(亦主要发生在男性),一般不通过腹股沟管。直疝短且疝块基底部宽,很少发生嵌顿。 |
股疝(图GI49-12和图GI49-13) |
主要见于女性,疝囊经股环进入股管,自卵圆窝突出。使股静脉移位或狭窄并沿着大隐静脉下行。较腹股沟疝少见,但是因为股环边缘比较坚韧,股疝更容易嵌顿和绞窄。CT显示疝囊从股管内突出,位于耻骨结节外下方,而腹股沟疝位于耻骨结节上内方。 |
闭孔疝(图GI49-14) |
罕见,最常见于瘦弱老年妇女,右侧多见,可包含部分或全部女性内生殖器、膀胱、小肠或大肠的多个节段、阑尾及网膜。Howship-Rombcrg征(沿着大腿内侧至膝盖以下疼痛,主要是由于疝内容物压迫闭孔神经所致)高度提示闭孔疝(尽管不全部是)。 |
坐骨疝(图GI49-15) |
罕见,腹腔内脏器从盆腔通过坐骨孔进入臀部,可包含输尿管、肠道、膀胱或卵巢。 |
会阴疝(图GI49-16) |
罕见,腹腔内脏器经盆腔底部的肌肉与筋膜薄弱突出。疝出的肠管可接近远端直肠及肛管,或者延伸至一侧臀部。 |
脐疝(图GI49-17~图GI49-19) |
最多见于妇女。危险因素包括多次妊娠、肝衰竭、腹水和巨大腹腔内肿块。前后位上,疝入腹壁的肠管与正常腹腔内肠管重叠,因此斜位或侧位是理想的评估病情的体位。 |
上腹擘疝(图GI49-20) |
腹壁疝的一种,起自脐以上腹白线。 |
编辑:影像三人行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