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女性,55岁,发现右肺占位9年。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但在肺良性肿瘤中发生率仅次于肺错构瘤。
该病好发于中年女性,男女比例1∶5, 40~50岁为疾病显露高峰段,临床多无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少数可伴有咳嗽、痰中带血、咯血或胸痛等症状。
表现为类圆形肿块,直径为0. 8~10 cm ,边缘规则、光滑,无毛刺,肿块较大时可以有浅分叶,有学者描述为“笔勾画征”, 这是肺硬化性血管瘤重要影像表现。
肺硬化性血管瘤多数病例肿块密度均匀,少部分病例肿块内显示斑点状、斑块状钙化,且呈中心性。由于肺硬化性血管瘤是血管极其丰富的肿瘤,组织学可见血管瘤样区由许多血窦构成,因此当肿块较大时,肿块周边及肿块周围可见血管影,可见贴边血管征,肺血管增粗,称之为肺血管增粗征,并可见肺血管引向肿块,称之为肺血管引入征,这是肺硬化性血管瘤DR与CT表现的较特征性征象。
CT 增强表现有其特征性,最大增强CT 值约为75 Hu , 强化持续时间长,对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MRI T1WI 表现为高于肌肉信号, T2WI 表现为高信号, T1WI 和T2WI 均夹杂部分点状低信号。
1、错构瘤:一般错构瘤瘤内可见钙化和脂肪成分,典型钙化呈“爆米花”样,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2、结核球:钙化多见,病灶周围可见卫星灶和纤维索条结构,增强多为周边强化或不强化。
3、肺曲菌病:曲菌球与空洞或空腔壁间亦可形成新月状间隙,但曲菌球一般位于空洞或空腔最低处,常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一般无强化。
4、周围型肺癌:患者多有临床症状,病变形态多不规则,可见分叶、毛刺和胸膜凹陷征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