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膜瘤好发于四肢及躯干等体表面,据报道发生在胸部约占肿瘤的2.3%~6.6%,发生在胸膜神经鞘膜瘤发生率非常低,容易误诊。
胸膜神经鞘膜瘤多起源于脊神经,病灶多见于后纵隔脊椎旁区。少数来源于肋间神经、迷走神经和膈神经。
在后胸壁病灶呈孤立结节影,边界光滑、密度均匀、类圆形致密阴影。软组织肿块,紧贴外则胸壁,平扫CT值约为10~35HU。肺组织明显受压(图3—278)。多发肿块型,一侧或双侧胸膜多发包块影,结节影,密度均匀,边缘不规则。常伴有胸腔积液(图3-279,图3-280)。肺、支气管明显压迫。肺浸润,呈小斑状影或多发粟粒状影。肋骨受压变形,可伴骨质破坏,可有胸水。病灶边缘较光整或边缘毛糙。病灶呈网格样强化,不均匀强化,内有不规则囊性区域。
左侧胸腔见靠近胸膜处,尤其是靠近纵隔胸膜多发包块影,边缘不规则、左侧胸腔积液
左侧胸膜多发包块影,结节影,形态不规则 左侧胸腔积液
1)良性胸膜间皮瘤,病程进展慢,密度均匀,边缘光整,与良性胸膜神经鞘膜瘤难以鉴别。
2)恶性胸膜间皮瘤病程发展快,临床表现重。CT表现一侧广泛胸膜增厚,一般厚度超过lcm,并有多发胸膜结节影。增强扫描密度不均,但是与胸膜神经鞘膜瘤的不规则强化有不同,胸膜间皮瘤的不规则强化多为条形,与胸膜面平行,而恶性胸膜神经鞘膜瘤的不规则强化多为其内的液性类圆形囊性低密度影。
1)肺癌胸膜转移常可以找到肺癌的依据,肺内包块影或支气管阻塞,淋巴结增大等。
2)胸膜转移瘤分为胸膜小结节转移和广泛胸膜转移,小结节胸膜转移容易与神经鞘膜瘤区别,仅仅为胸膜上的散在小结节影。广泛胸膜转移,表现为不规则增厚的胸膜与多发胸膜肿块影共存。
CT鉴别胸膜神经鞘膜瘤的良恶性有很大的局限性,以下供鉴别时参考。
1)增强扫描肿瘤内密度不均,有囊性低密度影多为恶性,密度均匀多为良性。
2)有肺内浸润的多为恶性,恶性胸膜神经鞘膜瘤可以表现为,肺内小斑状影,多发粟粒状影浸润。
3)有相邻肋骨骨质破坏的为恶性胸膜神经鞘膜瘤。
4)出现胸腔中到大量积液的多为恶性胸膜神经鞘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