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畸胎瘤绝大多数为发生于纵隔内的良性肿瘤,仅发生于肺内的极为罕见,国内目前仅有散在的个案报道。
肺内畸胎瘤大多数为良性囊性畸胎瘤,少数为恶性或良性病变恶性变。病灶的多发囊腔内充满了皮脂及胶冻样物质,呈浅黄色或棕色,可与相邻支气管相通。组织学上病灶内含有三个胚层发生的组织:外胚层的皮肤及其附件、毛发、神经细胞、牙齿;中胚层的横纹肌、平滑肌、血管、软骨;外胚层的支气管上皮、肠上皮等。至于肺内畸胎瘤的组织来源曰前有以下几个观点:①胚胎期发育不完善的胸腺异位于发育中的肺芽中;②迷走的胚胎性组织沿支气管下行,被肺组织包绕而形成;③起源于前肠呼吸胚芽;④来源于胚胎时期第三对咽囊的迷走多潜能组织。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咯血、胸痛,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及咳脓痰等症状。其中咯血是其常见症状,咯血量不等,最多者可达数百至一千毫升。如病灶与支气管相通可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质,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
肺内畸胎瘤一般好发于左肺上叶近前纵隔旁的肺段内。肿块直径一般都大于4cm,边缘光整、锐利,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半月形或半圆形条索状或蜂窝状的低密度影,其CT值在-150~-50HU,为脂肪密度,部分病例还可检出钙化、骨化或牙齿样物质(图3-172),如与支气管相通内可出现气体影。合并感染时,CT表现为大片的肺实变影或肺脓肿;如阻塞大支气管可出现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
(1)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较多。临床上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质,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2)病灶一般好发于左肺上叶近前纵隔旁的肺段内。
(3)病灶内出现半月形或半圆形条索状或蜂窝状的脂肪密度,并检出钙化、骨化或牙齿样物质,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根据CT影像上检出钙化、骨化、牙齿及脂肪密度,再结合临床上咳出毛发或油脂样物质正确诊断本病并不难。对部分不典型肺内畸胎瘤仍需与支气管肺癌、错构瘤、结核、支气管囊肿、肺脓肿等疾病相鉴别,病灶穿刺获得病理依据是明确本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