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1例

13 11 月

61岁,正在接受骨恶性肿瘤治疗

【病例】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1例

下颌骨CT三维(3D)重建

【病例】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1例

上颌骨轴位图像

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1.根尖周囊肿

2.纤维结构不良

3.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

4.Paget病

5.卵巢转移瘤

【答案】

3.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

【讨论】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

【概述】

1.双磷酸盐类常用于治疗和预防

(1)骨质疏松症(如: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

(2)转移性骨肿瘤的溶骨性病变(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如:唑来磷酸、帕米磷酸钠)

(3)与恶性肿瘤相关的高钙血症

2.约束及抑制破骨活动

3.据报道,通常在大剂量摄入双磷酸盐类的癌症病人中,双磷酸盐类与缺血性坏死之间具有相关性,尤其是下颌骨帕米磷酸钠(Aredia)与唑来磷酸(Zometa)与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显著相关

4.多数患者在拔牙后发病,因此拔牙被认为是此病的一个触发因素

5.发生骨坏死的潜伏期为治疗后5-36个月

6.静脉注射给药比口服给药者更常见

【临床表现】

1.受累骨质为死骨

2.疼痛

3.肿胀

4.牙关紧闭

【影像学表现】

1.局限于下颌骨(大多数)和上颌骨

2.颌骨混杂溶骨性、硬化性病变

3.死骨形成

4.病理性骨折

5.骨膜反应

6.MRI——受累骨质T1、T2低信号,未受累者T1低信号、T2高信号

【鉴别诊断】

1.骨转移性病变

2.骨髓炎

【治疗】

1.困难

2.停止双磷酸盐治疗

3.避免拔牙

4.内科治疗可包括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生素

5.外科刮除术

6.化学清创并抗菌剂灌洗

7.长期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

【并发症】

1.病理性骨折

2.骨髓炎

3.瘘管形成

【病例】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1例

【病例】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1例

颌骨双磷酸盐相关性骨坏死:

上图: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剂量双磷酸盐类治疗,蓝箭头示下颌骨右侧巨大溶骨性病变。近期拔牙(白箭头)。

下图:白箭头示下颌骨右侧溶骨性病变,其内可见致密死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