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30 10 月

病史:

17岁男性,摔伤右肩后持续疼痛数天。

【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X线示右肱骨近段低密度病灶,呈膨胀性生长,未见明显病理性骨折。病灶内未见明显类骨质或软骨成分。

MRI可见病灶呈多囊状结果,以短T1场T2信号为主,并可见多个液液平面。增强扫描未见明显的实性部分强化。

【病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影像表现

诊断:动脉瘤样骨囊肿(ABC)
讨论:

根据WHO的定义,ABC是一种膨胀性溶骨性病变,由充满血液的腔隙组成,血池间有包含骨小梁或纤维组织间隔,病含有破骨样巨细胞。发病机制仍然不明。其病理改变包括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骨破坏,受累骨呈分叶状膨胀变形,常向软组织膨出,边界为壳状的骨膜骨或无钙化的骨膜,其囊腔内含新鲜或陈旧的血液。

影像学特点

根据ABC的发生部位,X线表现可分为三型:

1.偏心型:最常见,典型表现为长骨干骺端的偏心性、溶骨性病灶,呈膨胀性、吹气球样,也可见到部分呈絮状的实性部分,代表矿化的软骨样物质。病灶周围有骨膜化骨形成的薄骨壳,病灶常呈分房状,皮质受侵变薄、中断。

2.髓内型:较少见,位于骨干内,向周边扩展,病骨呈梭形膨大,皮质受侵变薄。

3.骨旁型或皮质型:更少见,病变大部分位于骨外,被完整或断续的极薄骨壳包绕,周围骨皮质受压凹陷,并有硬化边缘。

CT能清楚地显示不同时期的病变形态及ABC对周围骨质的分房状压迹和骨嵴影。通过对骨质破坏细微结构的显示能与恶性骨质破坏做出鉴别诊断,同时对骨性间隔显示较好,但不能显示纤维间隔。

ABC在MRI上表现为分叶状改变,其信号特点与囊内血肿期龄不同而异。急性期,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为稍高信号。出血后数天,脱氧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T1弛豫大大缩短,T1WI上呈高信号。当合并病理性骨折时,部分血液含有蛋白质,因而信号混杂,在T1WI及T2WI上呈不均匀信号。在T1WI及T2WI上,ABC均可显示薄的低信号环以及低信号的间隔,增强后间隔强化。

在CT及MRI的诊断中,液液平面的出血重点提示ABC,但液液平面不能作为ABC与其他病变的鉴别征象。有作者认为纤维分隔和分叶状边缘是最重要的征象,因为液液平面在巨细胞瘤、毛细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及软骨母细胞瘤中均可出现。

鉴别诊断:

一、骨巨细胞瘤:其影像学表现与ABC相似,一下几点有助于鉴别:

1.ABC多发于20岁以前,巨细胞瘤多发于20~40岁。

2.骺板闭合前,骨巨细胞瘤不侵犯骨骺板,骺板闭合后,巨细胞瘤常位于骨端并向骨突方向发展,ABC常位于骨端,并向骨突方向发展,ABC多位于干骺端。

3.ABC多偏心性生长,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而骨巨细胞瘤横径与纵径相差无几,是指横泾大于纵径。

4.ABC常可见液液平面,而骨巨细胞瘤则相对较少。

二、毛细血管扩张性动脉瘤:两者都有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都可见液液平面,都常见于干骺端,但毛细血管扩张性性骨肉瘤病变边缘骨质呈恶性的“虫蚀状”或“筛孔状”破坏,边缘骨质硬化少见,骨膜反应呈放射针状,骨质破坏后形成软组织肿块。

三、单纯性骨囊肿,早期髓内型、溶骨期期的ABC需与单纯性骨囊肿鉴别,骨囊肿多位于骨干,膨胀不明显,边界清楚锐利无房隔。ABC边缘多呈分叶状且可见分隔。

病例图片来源:auntminnie

引文: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