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CT三维后处理个人心得

16 10 月

主动脉夹层是急诊胸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死亡率很高,急诊CTA是确诊 主动脉夹层最常用的影像学手段。主动脉夹层是CTA三维后处理中常见病,诊断一般比较容易,但是想要处理好还是有一些细节的地方需要注意。下面总结一下本人觉得在主动脉夹层CT三维后处理中的几点个人心得,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1、真假腔的判断,假腔往往比较大,真腔可以被压迫的很扁,难以区分

判断,特别是累及升主动脉根部,仔细观察薄层横断面原始图像,根据血流的走行,腔的位置等一般可以判断,真腔一般为近心的,离心脏近的那个腔通常为真腔;从主动脉起始处一直延续观察一般能区分真假腔。

2、破裂口的观察,不是每个病人都能观察到破裂口,破裂口可以有多个,需要仔细观察,需要与大血管的搏动伪影进行鉴别。

3、分支的累及,需要仔细观察主要分支的累及,主动脉弓部三大分支常常累及,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观察,部分患者一直累及到颈内动脉;另外腹部大分支的累及,如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等,肠系膜上动脉的累及可以引起肠缺血症状,累及到肾动脉时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4、壁间血肿及夹层的鉴别,壁间血肿与夹层可有同样的临床表现,分型

也可以沿用夹层的分型,需要结合多期图象观察是否对比剂延迟进入假腔。

5、穿透性溃疡、局限性夹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鉴别,穿透性溃疡往往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之上,可见血管管壁增厚伴钙化,范围较小,而局限性夹层常常发生在外伤的基础上

6、注意扩张的真假腔引起的临近器官或管腔压迫,如肺动脉;

7、术后随访:需结合手术记录,分支架置入,血管置换及结合二者的杂交手术,处理前先仔细查看手术记录。对于支架术后随访的病人,除了观察支架的情况外,还要需要观察有无内漏的情况,判断内漏的分型,结合多期观察,特别是要注意观察延迟期图像,一些小的内漏在动脉期并不明显。对于杂交手术的病人,支架合并内漏的几率更高。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