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7岁。因“发现肺部占位十年余。”入院
( 1) 中心性起源: 主要位于叶、段及段以上支气管,多为气管支气管腔内软组织结节及肿块。周围型很少,而且影像表现不具特征性。
( 2) 肿块直径多> 30 mm,呈卵圆形或分叶状多,沿着支气管壁生长少。MPR 显示病灶最长径与支气管走行长径平行,与近心端支气管管腔呈钝角。
( 3) CT 平扫多为欠均匀的低~ 中等密度,增强扫描后病灶以轻~ 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明显不均匀强化较少。
( 4) 肿块内钙化: MEC 较其他类型肺癌钙化率高。周围型病灶多见空洞及坏死灶 。有文献指出,病灶内出现钙化,可能是因为病程长,局部血供少致营养不良性钙化。
( 5) 肿瘤支气管远端可见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等征象。临床上多以气道阻塞症状就诊。
医学影像学杂志;作者:李多
MPR 图像不仅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形态和管腔狭窄程度,而且能够准确测量肿瘤沿管壁长轴的累及范围。
肺腺样囊性癌:CT 上呈均匀低密度,瘤内钙化少见,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冠状位MPR 清晰显示肿瘤沿管壁生长,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病灶长径大于横径。
类癌: 类癌钙化比例小,空洞少见。因类癌富含血供,MDCT 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
肺粘液表皮样癌好发于中青年,多为中心型,常发生于段及以上支气管、气管。病灶长径与支气管走行长径平行,与近心端支气管管腔呈钝角,密度多不均匀伴钙化。MDCT轴位图像结合MPR技术,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生长方式,利于肿瘤的定位、评估浸润范围、气道受阻程度及腔内外受累情况,对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