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男性,76岁,双侧颌下包块进行性长大6 月;吸烟、饮酒50 年,每日吸烟10支左右,饮酒约2两。
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平均体积↑,乳体验脱氢酶↑,癌胚抗原正常,甲胎蛋白正常。
手术记录:
左腮腺浅叶后下可见一肿物,光滑,实性,质硬,有包膜。
病理
左侧腮腺腺淋巴瘤。
概述:腮腺腺淋巴瘤的临床和 MRI表现各具有一定特点,其好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有长期吸烟病史者,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软,部分病灶有消长史。
MR表现为腮腺浅叶后下极肿块,尤多为双侧或者多发实性或者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楚,呈长T1、中等或者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
鉴别诊断:
1)多形性腺瘤:也叫腮腺混合瘤,好发生于腮腺浅叶前下,而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后下,是腮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青壮年,常为40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通常肿块较腺淋巴瘤大,直径约3~5cm,质地中等偏硬,多表现为信号欠均匀,双侧发病少见,且无腺淋巴瘤这样较恒定的发病部位,MRI的T2WI上多呈较明显高信号,腺淋巴瘤表现为稍低或稍高信号,延时增强扫描常有延迟逐步增强的强化,而腮腺腺淋巴瘤呈快进快退强化。
2)恶性淋巴瘤:可累及双侧腮腺,多为结外型,腮腺内结节影常与颈部间隙内淋巴结并发且肿大淋巴结常融合成块,生长快,病史短是其特点。
引文:腮腺腺淋巴瘤的 MR诊断和临床表现;曹慧芳;医学影像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