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真菌感染

31 7 月

脑真菌感染

颅内真菌感染少见,但随着近年来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的应用,颅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真菌入颅内后可以引起脑膜炎或者累及脑实质,也可以两者均累及,病理改变和真菌的种类有密切关系,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真菌脑部感染中最常见的。此外,球孢子菌、组织胞质菌可以引起脑膜炎,念珠菌和放线菌常常引起脑内多发在的脓肿,烟曲菌主要引起脑内单发脓肿。

临床表现

脑内真菌感染多呈慢性或亚急性发病,发病隐匿。早期全身反应不明显,后期出现的颅内高压症状和神经定位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感染者常常有脑膜激征,脑实质脓肿形成者可以有严重的内压增高,引起癫病、失语、偏盲、偏瘫等。脑内真菌感染途径包括远离部位感染源血行播散和邻近器官如眼、耳、鼻等部位病灶的直接蔓延,也可由手术污染和颅脑创伤所致[1]。

致病

真菌包括两类,一类常只感染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包括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 另一类可感染正常人群,如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及芽生菌等[2-3]; 绝大多数是条件致病。

影像学表现

真菌性脑脓肿T1WI呈低信号,T2WI中央高信号周围可能见到不规则低信号,在 DWI表现与细菌性脑脓肿类似,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脓肿壁呈环形强化,环壁薄、均匀且有张力,多数单发,少数多发。真菌性脑脓肿多与脑膜炎同时存在,引起肉芽肿性脑膜炎。脑膜炎可见脑池底部及外侧裂池信号增高,增强扫描,可见脑底池和外侧裂不规则条形或者结节状的强化。真菌性肉芽肿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并发脑梗死、脑出血、脑膜炎、局部硬膜下(外)脓肿等。单发的肉芽肿体积较大,周围可以有水肿带。大的肉芽肿或者水肿明显者可以有占位效应。

影像PPT - 脑真菌感染-2

▲图  男,54 岁。言语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1天。图 1a 右侧顶枕叶及右侧基底节区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低信号。图 1b T2WI呈周围高中间低信号。图 1c T2 -FLAIR 呈周围稍高中间低信号。图 1d DWI呈等和稍高信号。图 1e,1f Gd-DTPA增强T1WI病灶呈斑片状或环状较明显强化。图 1g,1h治疗 1 月后复查T1WI和T2WI显示病变范围较前明显吸收缩小,部分软化。
(病例来源:王志辉,张振勇.脑真菌感染的 MRI 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2):331-333.)

影像PPT - 脑真菌感染-3

▲脑内多发串珠状及环状强化结节病变。(病例来源《MRI读片指南》夏黎明  孙子燕 主编)

 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征性,脑脊液找到致病菌是确诊的标准,还可以进行血清学试验、皮肤试验、抗原检测等,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1、胶质瘤:肿瘤细胞往往浸润大脑半球的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均可受累,但白质受累更著,邻近中线的脑组织对称性弥漫性肿胀,以胼胝体弥漫性肿胀最常见。病变多侵犯额颞叶,有时累及基底核、脑干、小脑、软脑膜、脊髓等处。病变在T1WI呈弥散性片状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信号强度较均匀,T2W显示病变更清楚。病灶边界模糊,常有脑水肿表现。病变呈浸润性弥漫生长,受累区域脑组织肿胀,脑沟变浅或消失,脑室变小。由于神经胶质细胞仅是弥漫性瘤样增生,原有的神经解剖结构得以保存,因此往往无明显灶性出血及坏死。

影像PPT - 脑真菌感染-4

▲图典型多发胶质瘤患者多中心及多灶胶质瘤的播散途径模式a:多中心胶质瘤;b-f:为多灶胶质瘤,分别为沿白质纤维 束、沿血管周围间隙、沿室管膜下、沿脑膜-蛛网膜下腔、直接侵犯播散。(吴志军,张志强,李建瑞.等.脑多发胶质瘤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9,32(8):828-832.)

2、结核性肉芽肿:颅脑结核好发于年老体弱、青少年及抵抗力降 低者[4],是结核菌在脑实质内形成的肉芽肿,由多种成分组成,典型颅脑结核瘤是类上皮细胞和含有结核杆菌的巨噬细胞组成的干酪性病灶,中心多为干酪样坏死灶,周围为肉芽肿、炎性细胞和胶质增生,最外层可为较完整的纤维包膜,直径数毫米至 2~3cm不等,常见于大、小脑半球的皮质和皮质下区。

影像PPT - 脑真菌感染-5

▲脑结核,皮质下分布为主,大部分在 SWI mIP 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呈环形强化。(魏常辉,唐光才 ,蔡春仙.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18-20.)

影像PPT - 脑真菌感染-6

▲8岁患者,脑内结核灶,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中心见斑片状短 T2 信号影,呈典型的“靶环”征。(魏常辉,唐光才 ,蔡春仙.等.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18-20.)

参考文献:

[1]Dubey A,Patwardhan RV,Sampth S,et al. Intracranial fungal granuloma: analysis of 40 patient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Surg Neurol,2005,63( 3) : 254-260.

[2] 陈永华,何玉麟,李五根,等. 颅内真菌感染的 CT 和 MRI 表现 [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 17) : 66-68.

[2] 郭启勇. 实用放射学[M]. 第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68-169.

[4] Garg RK. Tuberculos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J]. Postgrad Med J,1999,75( 886) : 133-14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