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脾是与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先天性异位脾组织。
副脾的发生与间质细胞融合缺乏有关, 可能是脾胚胎多基因发育的缘故, 可与正常的脾脏完全分离, 或有结缔组织相连, 最常位于脾门或邻近胰尾处, 但也可位于脾血管旁、脾胃韧带和脾肾韧带内, 少见于胰腺组织内。
图 1 胰尾部副脾. A: CT平扫示胰尾内似见一直径约1.7 cm的类圆形软组织结节影(箭头), 平扫密度与主脾相似, 边界显示不清; B-D: CT增强示胰尾病灶(箭头)呈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与主脾相似, 边界显示不清.
图 2 胰尾部副脾. A: FSIT1WI示胰尾内结节状低信号影(箭头), 信号与脾脏一致, 边界清晰; B: T2WISTIR示胰尾内结节状高信号影(箭头), 信号与脾脏一致, 边界清晰; C: DWI示胰尾内病灶(箭头)显示不清; D-F: MRI动态增强示胰尾内部病灶(箭头)呈明显强化, 强化程度与主脾一致.
图 3 左肾周副脾. A: CT平扫示左肾周见一直径约4.9 c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箭头), 密度与主脾一致; B: 增强动脉期示左肾周病灶(箭头)不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较主脾稍弱; C, D: 静脉期及延迟期示病灶(箭头)呈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与主脾一致;E, F: CTA示病灶(箭头)由左肾动脉供血.
图 4 左肾周副脾. A: FSET1WI示左肾周类圆形低信号影(箭头), 信号与脾脏一致, 边界清晰; B, C: T2WISTIR及DWI序列示左肾周类圆形高信号影(箭头), 信号与脾脏一致, 边界清晰; D: MRI动态增强动脉期示左肾周病灶(箭头)不均匀轻度强化,强化程度较主脾弱; E, F: 静脉期及延迟期示病灶(箭头)呈明显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与主脾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