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0岁外伤后发现脑室内占位
病理结果:
脑膜瘤
[分析总结 ]
脑膜瘤主要源自蛛网膜的帽细胞,特别是那些形成蛛网膜绒毛的细胞,绝大多数脑膜瘤附着于硬脑膜。脑室内脑膜瘤则起源于脉络丛基质的蛛网膜或纤维细胞团,属少见的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2. 5%~6. 3%。发生于侧脑室内的脑膜瘤较少见,约占颅内脑膜瘤的0.5%~5%。它起源于脑室内的脉络丛基质,以侧脑室三角区最多见,左侧略多于右侧。好发于30~60岁,女性多于男性。
【影像学表现】
1.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少数为类圆形。
2.CT平扫为较均匀略高密度灶,钙化较常见,约为50%,境界较清楚,瘤周可见低密度水肿区。
3.平扫T1WI肿瘤多数表现为等、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等、稍高信号。
4.增强后大多数肿瘤呈均匀强化(富血供肿瘤),少数可因为肿瘤发生坏死囊变而呈不均匀强化。MR上见不到脑膜尾征。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鉴别,但后两者发病年龄都较轻。
鉴别诊断:
1、室管膜瘤以青少年常见,多见于第四脑室,,成人好发于侧脑室,多为不规则形,与侧脑室室壁之间常有广基相连或跨壁生长,易发生囊变,信号不均匀是室管膜瘤的特点,增强扫描肿瘤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2、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可发生于侧脑室任何部分,以侧脑室前角多见,边缘不规则,分叶状,瘤内可见广泛囊变、坏死,部分可有出血,瘤周水肿明显,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
3、脉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儿童,成年人以第四脑室多见,儿童以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多见, 早期就可产生脑积水征象 。
4、转移瘤很少发生于脑室内,以成年人多见,呈结节状种植灶,肿瘤周围水肿较明显,且常伴有其他脑实质内的转移灶。
5、中枢神经细胞瘤常表现附着于透明隔,以宽基底或细蒂与透明隔相连,且肿瘤形态常不规则,瘤体内囊变较多见。
6、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合并结节性硬化,临床有癫痫、皮脂腺瘤和智力低下典型表现。
7、少突胶质细胞瘤好发于侧脑室体部,钙化明显是其特征,典型表现T1WI 和T2WI 均呈低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