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CT 和高分辨CT被越来越多的作为对平片发现的肺实质及纵隔疾病的补充方法,但胸正侧位仍是常规检查方法。然而,本文中X线检查仍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单纯胸部X线检查即可提高大量有用的信息。这些来自肺、纵隔、胸膜等解剖结构的形态和相互关系的信息,基本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们在CT线检查前就对确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无法识别胸片中这些线条的是否移位、是否异常,进而要求行进行CT检查,但对CT检查的价值却无法确定。放射科医生必须熟悉这些纵隔的线条的解剖基础,且能够识别它们的正常及异常表现。运用这些知识,放射科医生可以在CT线检查前就形成一个合理的鉴别诊断。
介绍
前联合线
前联合线是由双肺前内侧面脏层、壁层胸膜对合并夹带少量纵隔脂肪形成。表现为胸骨上2/3从右上到左下的斜线(图1,2)。线内夹有少量的纵隔脂肪是正常的,但纵隔脂肪增多及青少年胸腺可引起前联合线增宽如条状。前联合线是前接合部映像的中间部分。上部V型的凹槽是由在双肺间的多个弧形结构及胸骨柄后的脂肪构成。倒“V”字型是由于心脏和纵隔脂肪的出现而使双肺分离形成的。24.5%-57%的胸正位片可以看到前联合线。如果胸膜反折线呈斜行而不与x线束方向一致,则前联合线不会显示,而心脏、大血管、胸骨甚至胸椎也会影响前联合线的显示。
由于前联合线位于前纵隔,因此前纵隔疾病会使其不显示或曲度异常,例如甲状腺、淋巴结病、新生物及脂肪增多症,(周围肺组织充气过度或过少也可引起前连合线移位。
后联合线
后联合线为后部结构影像的中间部分。上缘呈“V”型,由纵隔后、第1、2胸椎前的双肺后尖部构成;下缘倒“V”型是由双肺及纵隔内上肋间静脉、奇静脉和主动脉弓构成。文献报道后联合线在32%的胸正位片上可以显示。
后纵隔的异常可引起后联合线异常的膨凸,例如食管肿瘤、淋巴疾病、主动脉疾病及神经源性肿瘤。同前联合线一样,周围肺组织充气过度或过少也可以引起后联合线移位。
气管右侧条影
许多疾病可以引起气管右侧条影变宽或轮廓出现异常,如气管旁淋巴结、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物,气管癌或气管狭窄等,而引起气管右侧条影增厚的最常见原因是胸膜疾病如渗出或胸膜增厚。
气管左侧条影
气管左侧条影是由左上叶胸膜、纵隔脂肪、左气管壁组成。由气管内的气体衬托出软组织的轮廓而形成气管左侧条影,从主动脉弓连接到左锁骨下动脉,因此也可以称为气管左侧影。气管左侧条影在21%-31%胸正位上见到,比右气管条影少,可能是由于左肺与左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相接触影响。同气管右侧条影一样,左侧条影轮廓异常或增宽通常是左侧大量积液造成的。左侧淋巴结肿大、肿物、纵隔血肿等也可以使其表现异常。
主-肺动脉条影
Keats’曾介绍了两例纵隔积气,引起主动脉-肺条影抬高。前纵隔疾病如淋巴或胸腺肿块、血管前淋巴结病也可引起主-肺动脉条影显示侧凸异常。
主肺动脉窗
主肺动脉窗是在胸正位片显示的纵隔内的一个交界点。由于与主-肺动脉条影名称相似,主肺动脉窗常常不与考虑,实际上主肺动脉窗位于主-肺动脉条影后方。主肺动脉窗上缘为主动脉弓下壁,下缘为左肺动脉上壁,后壁为升主动脉前壁,前壁为降主动脉后壁。内侧壁前部为气管、左主支气管右侧壁,后部为食管。外侧壁为主肺动脉窗的界面(胸正位),是由左肺及胸膜与相邻的主动脉弓及向下延伸至左肺动脉形成。左肺伸入到主动脉弓、左肺动脉间的空隙中,而形成纵隔内一个凹陷的影像(B型影像),凸起的则考虑为异常,直线可以是正常的,但如果以前片显示为凹陷,现在为直线,则为异常。
脊柱右侧线
脊柱右侧线表现为直线,从第8胸椎水平延伸到12胸椎水平。报道可以在23%胸正位片上显示;脊柱右侧线可由骨赘或纵隔脂肪增多而移位,其他后纵隔异常,如纵隔血肿、肿物或髓外造血等也可引起边缘异常或移位。
脊柱左侧线
脊柱左侧线由左肺、胸膜与后纵隔脂肪、脊柱左侧肌肉及相邻软组织接触切面形成。为一条从主动脉弓延伸到横膈的细线,典型表现位于降主动脉外侧壁中部。有些则位于降主动脉胸段下部边缘。同脊柱左侧线一样,右侧线也是肺-纵隔界面,与正像马赫带相似,为白色直线。文献报道脊柱左侧线在胸正位片显示率为41%,多于右侧线,是由于降主动脉位于左侧,而使左肺纵隔呈前后位切线接触,形成肺-纵隔界面。同脊柱右侧线一样,骨赘或纵隔脂肪增多可引起脊柱左侧线轮廓异常,降主动脉迂曲也可以使其移位。其他后纵隔异常,如纵隔血肿、肿物、髓外造血或食管静脉曲张等也可引起边缘异常或移位。
气管后条影(气管食管条影)
后天的血管损伤、食道损伤、淋巴管畸形、纵隔炎及创伤后血肿等也可以导致气管后条影厚度异常。
奇静脉食道隐窝
支气管后壁中部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