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腺瘤多呈类圆或椭圆形,直径多小于5.0cm,边界清晰, 内部结构均匀,与相对正常的肾上腺相连;腺瘤的平扫CT值多小于20Hu。部分呈轻度负值。CT像素矩阵图更有利于显示病灶内最小CT值;腺瘤典型的MRI信号特征是在T1WI和T2WI上都类似于肝脏的信号强度, 但少数肿瘤在T2WI上的信号强度可较高;OP图像上腺瘤的信号强度下降明显;增强后腺瘤多呈轻-中度强化,部分肿瘤可明显强化,较大肿瘤内可有出血、坏死;单靠CT 、MRI的影像特征无法区分各类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体积常较大(>5.0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或侵犯周围结构,瘤内结构不均一,多有出血、坏死区, 部分肿瘤内可见钙化灶,MRI T2WI类似于脂肪的信号强度, 增强后肿瘤呈不均一明显强化。皮质癌可直接侵犯周围结构、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至肝、肺等脏器,还常侵入其引流静脉,并延伸入下腔静脉产生瘤栓。
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体积常较大,其CT、MRI表现与皮质癌相似,75 %~ 80 %肿瘤内可见钙化灶,常越过中线侵袭肝、肾,并包埋腹膜后血管。
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的体积常较大,椭圆形或圆形,多有出血 、坏死和囊变区;肿瘤的CT表现无特异性,MRI的信号强度较有特征性,对临床不典型嗜铬细胞瘤的定性诊断可提供有力的证据,T2WI上肿瘤呈明显高信号,高于脂肪的信号强度,信号多不均匀,部分肿瘤内见散在点状短T2低信号;增强后肿瘤实质有明显强化。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CT、MRI表现无差异,鉴别要点在于后者侵犯周围结构和(或)有远处转移。
转移瘤
肾上腺是转移瘤的好发部位,累及单侧或双侧,体积常较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或模糊,可直接侵犯周围结构,内部结构均匀或不均匀,平扫CT 值多>20Hu,MRI T2WI类似于脂肪的信号强度,增强扫描有中度~明显强化。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呈边界清晰的椭圆形或圆形均匀低密度肿块,20%~ 50%的肿瘤内有钙化,多为细点状钙化;MRI 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轻-中度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