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胸壁结核1例CT影像表现

19 1 月

患者,男,31岁,

主诉:发现胸壁肿物2月

病例特点:

2月前无意间发现前胸壁一肿物,局部皮肤红,质硬,无疼痛,无压痛,伴右侧腋下疼痛,未在意,23天前局部肿物变软。

【病例】胸壁结核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胸壁结核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胸壁结核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胸壁结核1例CT影像表现

送检组织可见大片坏死,炎性肉芽组织形成,考虑为结核。

胸壁结核

胸壁结核是指壁层胸膜外的软组织或肋骨、胸骨(不包括胸椎及乳腺)因结核杆菌感染致组织受到破坏,胸壁形成结核性脓肿或包块。

胸壁结核不是结核病常见的表现形式,在肋骨破坏中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转移瘤。

病理基础

好发于青壮年,是全身结核的一种和,其基本病理变化为结核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本病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胸膜结核和纵隔淋巴结核。

CT表现

发病部位:尽管胸壁结核可发生于胸壁任何部位,但以前胸壁发病率高。

胸壁结核若仅表现为寒性脓肿,病灶可累及胸壁全层,形成以肋间肌为中心的肿块,内部为低密度的液化坏死区,病灶边界欠清,脓液常沿肌间蔓延,有时脓液可以蔓延形成多发病灶,而胸壁间及外侧无明显变化,此时需与胸膜肿瘤鉴别。

胸壁结核大多数表现为胸壁的梭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软组织肿物或寒性脓肿,平扫时显示肿块内部以低密度应为主,甚至完全囊变近似水样。CT增强肿块内部不强化。

上述软组织肿物或寒性脓肿累及或包绕邻近肋骨时,可出现两种CT表现:

一是由脓肿导致的继发性溶骨性骨折破坏;

二是肿块包绕或浸泡邻近肋骨、导致肋骨周围骨膜增生硬化改变,相对更显粗大及致密。

此外极少数胸壁结核表现以肋骨溶骨性破坏为主、周围仅见少许死骨及软组织轻微肿块,而无明显寒性脓肿形成,此类病变增强亦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

胸壁细菌性脓肿

CT表现为胸壁软组织内单个或多个低密度肿块,形态可不规则,当病灶内出现气体密度时常为典型表现;增强后病灶呈环形强化,有时与胸壁结核性脓肿难以鉴别,需结合临床资料。

神经鞘瘤

CT表现肿块多位于肋间隙,向胸壁内生长,单发圆形或结节状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肿块较大时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少数肿瘤不强化,可伴邻近肋骨骨质压迫吸收表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