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因胰腺占位发病率低、临床病例不常见。对其潜在的恶性行为认识存在不足,以至于临床上出现很多不恰当的治疗。一部分患者因盲目等待、观察而贻误病情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另一部分患者因仓促手术导致切除不彻底而出现肿瘤复发甚至转移。因此正确认识胰腺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和时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MRI对胰腺病变诊断有重要作用,有CT、CT强化达不到的效果。但是,胰腺病变种类很多,如何很全面的掌握胰腺病变?本文做了一个胰腺病变的思维导图,并在后面附上典型的病例,希望对大家所帮助。
从胰腺病变的特征,胰腺病变有囊性病变、囊实性病变、实性病变三方面,每一个病变下都包含一些常见、不常见、易混的疾病。分别如下:
囊性病变:
2.弥漫囊性病变(VHL 等)
3.浆液性/黏液性囊腺瘤
4.IPMN
5.良恶性肿瘤显著坏死囊变
囊实性病变:
2.IPMN
3.良恶性肿瘤坏死囊变
实性病变:
2.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IgG4 相关性疾病,异位脾等,一定要注意异位脾,很容易误诊、错诊)。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清晰的整体思路,将上面所有的内容列成一个整体框架图:
点击图片可放大保存
胰腺囊性病变分单发、多发两方面,分别给大家举例:
T2WI
DWI
动脉期
实质期
动脉期
延迟期
女性46岁,胰尾部单房状囊性病变,考虑: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病理证实是:黏液性囊腺瘤。
T2WI
DWI
预扫描
动脉期
实质期
延迟期
女性36岁,胰头颈部多房状囊性病变伴分隔,考虑: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
病例证实:浆液性囊腺瘤。
从上面的囊性病变中,我们可以知道粘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的典型表现:
浆液性囊腺瘤:多房(常较小),T1WI 稍低,DWI 低和等信号,未见异常强化,分隔轻度强化。
9 岁男孩,发现腹部肿块 9月余,MRI图像如下:
T2WI囊实性肿块
T2WI囊实性肿块
这4副图像是同反相位图像:肿块内见局灶出血。
预扫描
动脉期
实质期
胰体尾部囊实性肿块有一定血供伴出血,考虑:良性或者低度恶性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可能性大,病理学证实 SPN。
80 岁男性,B 超查体发现胰管异常扩张
T2WI 囊实性肿块
T2WI 囊实性肿块
反相位图像
反相位图像
反相位图像
反相位
反相位:肿块信号未见异常降低。
预扫描肿块呈稍低信号
动脉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延迟期实性部分持续强化
胰体尾部囊实性肿块伴胰管异常扩张,考虑:低度恶性或者良性肿瘤,以 IPMN可能性大。
病理: 黏液性囊腺癌。
77 岁女性,上腹不适 5 月余,超声检查发现胰腺病变。CA 199 轻度升高。MRI图像:
上面4张图像T2WI 腹腔干周围实性肿块
上面4张图像是反相位图像:腹腔干周围肿块信号未见降低。
预扫描病灶呈稍低信号
动脉早期病变轻微轻度异常强化
动脉晚期病变轻微轻度异常强化
上面2张图像是实质期病灶持续轻至中度异常强化
延迟期病灶持续轻至中度异常强化
影像学诊断:胰头后部少血供肿瘤包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考虑:恶性肿瘤,以胰腺癌的可能性最大。
病理诊断:胰腺癌。
胰腺癌: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胰腺局灶/弥漫病变; 胰腺周围(腹腔干或/和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病变。
血供:少血供常见,多血供少见(上面的病例是少血供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