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黏液性囊腺瘤CT图像。CT增强扫描轴位示:胰体尾部远端,边界清楚无强化的低密度病灶(箭头)。
图2—黏液性囊腺瘤MRI图像
A,T2抑脂像轴位示:胰体尾部远端,边界清楚的高信号病灶(箭头),不与胰管相通
B和C,平扫T1加权像(B)示肿块(箭头)低信号,不显示病灶内部结构,增强后病灶内无强化(C),囊壁轻度延迟强化。
图3—黏液性囊腺瘤MRI图像
A,T2抑脂像轴位示:胰体尾部,边界清楚的高信号病灶,不与胰管相通。肿块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区(箭头)。
B和C,平扫T1加权像(B)示:肿块呈均匀低信号(箭头,B);增强扫描(C)示:结节强化(箭头,C)
黏液性囊腺瘤
黏液性囊腺瘤较少见,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2.5%。包括生长缓慢的良性囊性腺瘤(67%)及侵袭性和浸润性黏液性囊腺癌(33%)。表现为较厚的囊壁,内衬以分泌黏液的柱状上皮细胞。病理特征的区别在于周围的瘤巢基质与胆管囊腺瘤相似。与IPMNs不同,黏液性囊腺瘤不与胰管相通。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可在任何时候发展为浸润性癌,因此均需手术切除。大多数(> 95%)黏液性囊腺瘤见于女性,好发于胰体、尾部。临床通常无症状,达到10cm以上的大小,表现为可扪及的包块。
CT上,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边缘光滑、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影(图1)。囊内容物呈液性密度。增强扫描可见囊壁、间隔及壁结节强化。壁结节或间隔增厚、钙化都强烈提示恶性可能。病变远端胰腺组织,可伴有慢性胰腺炎的表现,如胰腺萎缩、胰管扩张、粗钙化以及强化减低区,这些表现并不是黏液性囊腺瘤的特征性表现。发现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局限性浸润征象对于评价病变至关重要。
MRI上,黏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分隔囊性病变。虽然囊液是典型的以黏液填充,MRI最常见的特征性表现是单纯液性信号,在平扫T1加权像上(图2B)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图2A)表现为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囊壁、间隔及壁结节强化(图2C)。伴发阻塞性胰腺炎时可表现为腺体萎缩性改变,胰管代偿性扩张以及平扫T1抑脂像上的信号减低区延迟期不均匀强化,当出现钙化时,在所有序列上表现为低信号。和CT一样,壁结节或间隔增厚、钙化都强烈提示恶性病变。当黏液性囊性病变的周围瘤巢基质存在浸润性或强化结节时,病变可诊断为黏液性囊腺癌(图3)。壁结节和间隔在MRI上显示较好,钙化在CT上显示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