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22 12 月

临床资料

男,63岁。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活动后气喘、胸闷半年,休息后缓解。无咳嗽、咳痰,无胸痛,咯血,无发热、头痛,饮食、睡眠良好。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比率76.04%。生化:抗-HBC:1.910。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肺错构瘤1例CT影像表现

病理结果: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是肺内最常见的间叶性良性肿瘤,占肺部良性肿瘤的75%~77%,在外科手术切除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中占6%~8%,列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肉芽肿性病变。本病发病率约为0.25%,以40岁以上多见,男女之比2:1。肺错构瘤根据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和周闱型,发生于气管、叶支气管黏膜下为中央型,约占90%;发生于肺内的称为周围型,约占90%,多位于胸膜下。在病理上,肺错构瘤主要有纤维结缔组织、软骨、脂肪和平滑肌混合而成。

CT表现

1.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多小于3cm,边缘光整,少数边缘可见浅分叶,一般无毛刺和胸膜凹陷征。

2.约50%的瘤内可见脂肪,CT值低于-20HU;约30%的瘤内可见钙化,病灶越大钙化率越高,钙化常为多发,典型表现为爆米花样钙化,单一的钙化不具有诊断意义。脂肪和钙化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

3.增强扫描多数病灶强化不明显,强化值多小于20Hu,且强化峰值出现较晚,可见贴边血管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