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
非骨化性纤维瘤 |
骨化性纤维瘤和骨纤维瘤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 |
颌面骨 |
长骨 |
颌面骨 |
长骨 |
别名 |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
|
发生于长骨的又称: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FD)、骨性纤维瘤、皮质纤维结构不良、 |
骨纤维结构不良、纤维软组织结构不良、骨泛化性纤维囊性病
Kempson Campanacci病变 |
年龄 |
4~8岁 |
8~20岁 |
20~30岁 |
10~30岁 |
数量 |
右侧多于左侧,可对称出现 |
|
|
可双侧发病 |
|
单骨型和多骨型(单侧或双侧) |
性别 |
男性 |
男性略多于女性 |
女性 |
男性 |
无性别差异 |
部位 |
股骨远端内侧,皮质内 |
四肢长骨距骺板3~4cm的干骺端,隧年龄增大移向骨干 |
|
胫骨中段前面的骨质,骨皮质 |
35% |
30%,股骨,胫骨,髓腔 |
皮质型(多见) |
髓质型 |
病理特点 |
纤维组织 |
纤维结缔组织内无成骨 |
纤维组织、骨组织、编制骨、板层骨、骨小梁表面有骨母细胞 |
纤维组织和骨性成份(纤维化生而来)、编制骨、极少板层骨、骨小梁表面极少骨母细胞、病灶边缘有极少骨母细胞。 |
影像特点 |
<2cm,边界清楚,硬化缘,无骨膜反应 |
>2cm,单房或多房,边缘硬化,无骨膜反应,内无成骨及钙化 |
膨胀较明显,单房或多房,伴有硬化缘无骨膜反应,皮质样或磨玻璃样高密度,或软组织密度,内伴钙化样高密度斑点 |
囊张膨胀性改变,磨玻璃样改变,丝瓜瓤样改变,钙化灶,“牧羊人手杖”,双下肢不等长。 |
无强化反应 |
治疗及预后 |
部分自愈 |
<15岁保守观察,>15岁手术治疗。 |
|
有症状手术,放疗提高恶变几率(骨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巨细胞肉瘤,) |
其他 |
|
|
|
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zabraud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