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弥散加权成像,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磁共振成像序列。首先复习一下基本原理,DWI的基本原理就是布朗运动,中学物理告诉我们,分子会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最后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原因,因为布朗运动,就是我们所说的弥散。
言归正传,开始讲故事,有两个一样大的电梯,1号电梯里面进去了7个胖子,电梯挤满了,只有一丝缝隙;2号电梯里面进去了7个瘦子,电梯还很空。两个电梯里面都有一个人放了一个屁,1号电梯自然会比2号电梯味道更持久,那味道历久弥香,因为1号电梯里面空气弥散效果没有2号的好,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去探测哪家更臭,那家我们就令它显示为高信号,那么我就知道哪家是胖子的电梯了。同样,当组织细胞(如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的情况时,细胞有氧代谢降低,ATP产生减少,细胞膜上Na-K-ATP泵功能不足,导致细胞内水与Na潴留,出现细胞肿胀,就从瘦子变成的胖子,于是电梯的一幕就发生在了组织间,我们探测其细胞间的水分子弥散情况,如果效果不好的我们就显示高信号,那么我们就知道那里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常常在脑梗塞病人的DWI图像上看到梗塞区域成明显高信号,因为这里的脑细胞发生了细胞毒性水肿,从瘦子变成了胖子。 以上只是简单的讲一讲DWI的基本原理,当然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不过结合“电梯胖子模型”都会变得很好理解。
备注:一些在DWI为高信号的病灶,如表皮样囊肿等,其原因是由于T2透过效应的存在,更多专业讲解请查看栏目2中的DWI专家讲坛,若有不完善处,请斧正!
期待更多微友投稿!
脑梗塞不同时期的DWI表现
超急性期脑梗塞3小时
治疗后3天
另一例
亚急性期脑梗塞10天
慢性期脑梗塞3月
脑脓肿
脑膜瘤
表皮样囊肿例一
表皮样囊肿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