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男性病人,42岁,否认肝炎病史,实验室检查,待回报,彩超发现肝脏占位。
影像学表现:平扫除肝右后缘欠规则外,肝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肝右叶多发异常明显强化区,门静脉期强化区明显廓清,平衡期呈等密度改变。
结果
肝细胞癌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于东南沿海地区。我国肝癌病人的中位年龄为40~50岁,男性比女性多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随着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体疗效已有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目前认为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关。
临床上主要有肝区疼痛、乏力、消瘦、恶性、呕吐及肝肿大等表现。CT检查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检查手段,平扫能显示<1cm的病灶,肿瘤一般呈低密度改变。少数肿瘤呈等密度则较难发现。极少数呈高密度改变。当合并脂肪肝时与肝实质呈等密度或高密度者为肝细胞癌的特征性改变。
本例即为较少见的呈等密度改变的肝细胞癌。因超声检查已经提示肝脏占位,所以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的情况下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呈现出明显的“快进快出”肝细胞癌强化特征。但本例平扫还是可以看见肝右后缘欠规则,所以在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的情况下,不可武断地诊断为正常,特别是在有肝硬化背景的情况下,更应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