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2岁,颈部无疼性渐进性增大的肿块就诊。
小编留言:每天的病例都需要您的思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多交流交流!病理结果就在下边,但请记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病例讲堂】分割线♀———
影像表现
右侧颈内外动脉之间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影,病灶边缘光整,境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近似与动脉血管强化密度;重建示肿块呈长轴与血管长轴平行。周围血管受压移位。
病理
颈动脉体瘤
鉴别诊断
1、颈部淋巴瘤,除肿大的淋巴结发生在颈动脉间隙外,还可在相邻的间隙内发生,且一般为多发,部分可融合为一体,增强病灶强化不明显,通常以病灶周围轻度强化为主,MIP很少发现颈总动脉夹角增大,且 VR 容积重建无丰富的肿瘤血管影。
2、颈部神经鞘瘤,CT平扫示肿块呈均匀偏低或低密度影,也可呈囊实性表现,因为本病很容易发生囊变、坏死,增强后病变呈不同程度环状强化,VR 容积重建仍无丰富的肿瘤血瘤影。
讨论
颈动脉体瘤是起源于颈动脉分叉外膜内的颈动脉体实性肿瘤, 是一种少见的颈部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主要存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颈动脉体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缓慢增大的上颈部无痛性肿块, 偶然或体检发现。肿瘤多属良性,但也可恶变,恶性发病率约为 6%,4%双侧发病,部分有家族史,有家族史者双侧发病率增加至31% .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 显示双侧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前缘内侧椭圆形或圆形肿块, 边界清晰, 大部分密度较均匀, 少部分病灶内可见钙化影, 囊变或坏死极少见, 肿块与周围大血管密度类似, 分界不清, 亦不易显示血管是否被肿块包绕。增强扫描可以显示颈动脉体瘤的特征性表现, 易与其它颈部病变相鉴别 .较大肿块薄层图像可显示肿块周边多发扩张迂曲的供血动脉, 使肿块边缘不光滑。
MRI示肿块在所有成像序列上呈中等信号强度,T2WI病灶内可见一些散在局限性高信号, 其最特征表现是肿块内随意散在迂曲的代表血管流空影的低信号影, 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均匀增强。
影像后处理技术的价值:
MPR、MIP 及 VR 重建可清晰地显示肿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 颈动脉分叉呈杯口状扩大,并能有效地鉴别 CBT 与颈部相关占位病变。